作为《周易》的“经”部分,神奇的八卦、六十四卦和寓理闳深的卦爻辞,曾给历代读者带来无穷的哲理启迪,引起人们多方面的探讨。在这些探讨中,就包括了对《周易》创作渊源的探寻——八卦、六十四卦、卦爻辞是如何创造的?有哪些创作背景?运用了怎样的创作原则?
《易传》旨在述经,对上述问题也常常涉及,并有许多精深独到的阐析。这里试举《系辞上传》的一处论述为说: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周易》并非一部“文学”作品,而古人创作它的时候,却也运用了与“形象思维”极其类似的方式——“观物取象”之法。
这节文字,以精炼的语言向我们概括了“圣人”作《易》的原则:拟取物象以喻事理,审辨物情以明变化。翻开《周易》,我们看到的八卦之象、六十四卦之象、卦爻辞之象,凡所拟取的形象,莫不是人类生活中可察、可见、可闻、可感之物,亲切而贴近,遂使这部深奥的哲学著作具备了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并进而使读者在触类旁通的发挥衍伸中感悟到至为广泛的象征意义。
依据此段文义,我们不难考索出古人运用“观物取象”的原则以创作《周易》的三方面理绪:
一是,明《易》理之本。《周易》哲理,无不归原于天下万物的本有之理。所谓“见天下之赜”,正是表明作《易》者于创作之初,发现万物万事之理有幽隐难见者(“赜”),乃拟取常见的形象加以说明,这就是“易理”,这就是“拟诸形容,象其物宜”的动机所在。
孔颖达《周易正义》云:“法象其物之所宜。若象阳物,宜于刚也;若象阴物,宜于柔也:是各象其物之所宜。六十四卦,皆拟诸形容,象其物宜也。”
二是,示《易》辞之意。《周易》的卦爻符号固是“象”,而卦辞、爻辞也是“象”。作《易》者既见“天下之动”,则观察事物在“动”中的“会通”规律,以利于施行“典礼”,并将此规律写成判断吉凶的文辞系于六十四卦下以资日常借鉴,《周易》的创作由是而成。
孔颖达《周易正义》云:“既知万物以此变动,观看其物之会合变通,当此会通之时,以施行其典法礼仪也。”
《周易折中》引吴澄曰:“会通,谓大中至正之理,非一偏一曲有所拘碍者也。圣人见天下不一之动,而观其极善之理,以行其事;见理精审,则行事允当也。以处事之法为辞,系于各爻之下,使筮而遇此爻者,如此处事则吉,不如此处事则凶也。”
三是,揭《易》义之用。《周易》之义既是从现实生活的物象中归结出来的,则其应用必然广泛旁通而不限一端,读《易》、用《易》者不可轻恶《易》象平易,不可乖违《易》理规律。
故《周易折中》又引吴澄曰:“六十四卦之象,所以章显天下至幽之义,而名言宜称,人所易和,则自不至厌恶其赜矣;三百八十四爻之辞,所以该载天下至多之事,而处决精当,人所易从,则从不棼乱其动矣。”
准此三方面理绪,可以看出古代哲人在创作《周易》之时,因其不离“观物取象”的原则,尽括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事理,终于形成了这部“穷理尽象”的以象征为特色的哲学著作。
那么,读《易》者自然应当缘“象”以明“意”,从各种喻象中探求有益于人生的《周易》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