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腊月,黄良平喜滋滋的开回来一辆新车。车刚在门口院子停稳,村里人呼啦一下围过来。无数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紧紧的贴在黄良平脸上。
好多人晚上聚在一起回忆,有的人感慨,那个兔唇的小女婴,怎么就放在黄良平的门口呢?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的早上,天刚蒙蒙亮,准备下地扯稗子的黄良平,发现门口有个篮子。
篮子里有个小婴儿,哑哑的哭。他赶紧喊妻子何婶子过来,何婶子抱起孩子,发现了不对劲。
孩子是个兔唇。应该饿了,嘴巴一张一合,声音很虚弱。
两人一合计,不能耽误,骑着三轮车就送孩子去了镇上的医院。
医生说孩子饿坏了,身体没有其他问题,只是兔唇的问题很严重,他们看不了,要赶紧转到市医院。
还提醒黄良平,女婴的兔唇需要做好几次修补,有风险,费钱不说,还不一定能治好。
黄良品夫妻明白了,这个孩子肯定是看不起病的父母,无奈之下送走的。
买了奶粉奶瓶,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了一晚上。黄良平夫妇带着孩子去市里医院,家里其他人去四里八乡问问,看看有没有人知道这个孩子的情况。
找亲朋好友借了钱,村主任知道后,组织了捐款。
黄良平带着孩子做了三次修补,兔唇终于恢复的差不多了。
黄良品给小女孩取了个名字,黄乐乐,领着上了自己家的户口。
好多人摇头,这个黄良平,憨憨的哦。
家里已经两个儿子了,又要养个女儿,还花了那么多钱。非亲非故,送到福利院就好了嘛。
还有迷信的老人家唠唠叨叨,不吉利啊,这个女娃娃不吉利。
02
黄乐乐懂事之后,黄家人没有隐瞒,告诉了她的身世。
何婶子抱着黄乐乐说,不要恨生你的亲生父母,他们肯定万不得已才把你送走的。我们家没有女儿,都是儿子,地多,家庭条件也稍微好一点。可能他们觉得我们不会见死不救吧。
黄良平一家把黄乐乐当做亲生女儿养,和两个哥哥一视同仁。
调皮了挨训,有进步了鼓励。奶奶攒的糖一人一颗,苹果平均分成三份。
上学的黄乐乐,豁达,乐观,开朗。
两个哥哥对这个小妹妹也很照顾,学校里谁说黄乐乐闲话,他们两兄弟联合起来就揍人。
哥哥们打架,老师找家长,黄良平低眉顺目,态度很好的道歉。
道完歉之后,去说闲话的人家里,强硬的让他们跟黄乐乐道歉。
家长不服气,黄良平就每天晚上去坐着。这样过了几次,再没有人敢说黄乐乐是没人要的孩子了。
有这样亲和又有爱的一家人,黄乐乐觉得非常幸福,拼命的用功读书,每次成绩都能在班级排在前三。
两个哥哥读完初中,跟村里人学装修。
黄乐乐跟何婶子说,她想快点长大,等初中毕业,跟着村里人去做小工,早点挣钱,报答家里人。
黄良平不让,说乐乐成绩好,又用功,应该继续读书。那两个哥哥又皮不开窍,读不进去就算了。
何婶子偷偷找到黄乐乐班主任,让她开导开导孩子。说黄乐乐有毅力又聪明,应该走出去看看。
黄乐乐班主任从别的老师那里知道了黄乐乐的身世,也很感动。
她找黄乐乐聊天,告诉她身为女孩子,有很多身不由己,也有很多选择。但是父母希望的,是孩子有所成就,实现梦想。
黄乐乐暗暗决定,一定要学有所成,在学校就更努力了。
03
努力的黄乐乐读完高中读大学,大学的时候一直拿奖学金,成绩很好,还保送硕士。
两个哥哥挣钱给黄乐乐寄生活费,打电话叮嘱妹妹,哥哥们支持你,你聪明,想读书就一直读,我们家里人都光荣,在村里可以横着走,哈哈哈。
黄乐乐又哭又笑,读完硕士去新加坡工作。
哥哥们各自成家生孩子,生活普通安宁。
黄乐乐工作一年之后,回来过年,还接全家人出去旅游。
奶奶旅游回来之后,乐呵呵给村里的婶婶婆婆们看照片。
大家十分艳羡,奶奶感叹:这么能干贴心的女娃娃,当初父母怎么舍得送人的哦!
黄乐乐工作的第五年回家过年,她的亲生父母找上了门。
其实亲生父母是一个镇上的,离黄良平家十几里的路程。
因为没有文化,老人们从小定了娃娃亲,父母是表兄妹结婚,生出了兔唇的黄乐乐。
老人们迷信,觉得兔唇是不祥之兆,又是个女孩,让亲生父母不要留下。
亲生母亲舍不得,思来想去,半夜偷偷把孩子送到了黄良平家门口。
她觉得黄良平讲道理,懂得多,夫妻和谐,家庭和睦,说不定给孩子一条生路。
黄乐乐不想见,把自己关在楼上房间。
亲生母亲跪在大门口哭的一塌糊涂,何婶子跟着哭,妹子啊,都是当过妈,生孩子受过苦的,我懂你,不到万不得已,谁把身上掉下来的肉送人啊……孩子一时想不开,我慢慢跟她说啊,不要急……
劝了半天,终于把黄乐乐的亲生爸妈劝回了家。
04
黄乐乐想了一晚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何婶子和奶奶轮流在门外听着动静,大气不敢出。
黄良平和两个哥哥在楼下抽烟,抽了大半宿。
哥哥们表示,虽然人家毕竟有血缘关系,但如果妹妹不愿意,也别想把人带走。
村里好事的人一大早就来打听,你们家乐乐,认不认她亲爸妈?你们舍不舍得放人哦?
黄良平笑笑,乐乐是个有分寸的孩子,大家放心,会处理好的。
黄乐乐早上才昏昏沉沉的睡着。中午醒来下楼,家里人整整齐齐的坐在客厅等她。
黄乐乐眼泪哗啦啦,止不住的往下掉,我不想回去,我还是黄乐乐……
何婶子搂着黄乐乐泣不成声:孩子呀,我们哪里舍得你。
过了三天,黄乐乐亲生父母又来了。
黄乐乐冷静了很多,表示自己不会跟着亲生父母回去,也不会改名字。黄良平一家养育之恩重如山,自己不能做个无情无义的人。
但是自己亲生父母也会每年去探望,该出的钱出的力,一点儿也不会少。
村里的人议论纷纷,亲生父母真不地道,女儿有出息了,赶紧上门认亲。要是过得不好,肯定不闻不问。
也有人说,亲妈也是没有办法,当年家里穷,女孩子又不被待见,留下孩子也活不长。送去福利院也不放心,只能找户好人家。
05
黄乐乐要在镇上给黄良平买房子,黄良平不要。说农村住了一辈子,自在又热闹,商品房小又拘束。
黄乐乐找到两个哥哥,说今年过年项目紧急,不能回老家过年。给哥哥们转账,商量给爸买辆好车过年,两个哥哥很开心的同意了,偷偷办好了手续,要给老爸一个惊喜。
黄乐平知道之后,还是拒绝,说黄乐乐一个人异国他乡,上班挣钱不容易。哥哥们说,再不收下,妹妹要伤心了,一番心意,三推四推的。
黄乐平去提了车,开开心心的回村。
黄乐乐每逢节假日发信息给亲生父母问候,再发个大红包,礼貌又疏离。
幸运的黄乐乐遇到了好心正直的黄良平一家,悲剧也算变成喜剧。
她常常庆幸不已,感谢当年,亲生父母把她送到养父母家门口。要不然她的人生,大概率是另一种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