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边走边思考——安藤忠雄的建筑人生》,再次翻开卷尾的人物介绍,静静地浏览“安藤忠雄是当今世界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之一。他自学成才并开创了一套独特的建筑风格,他用清水混凝土材料以及简约的几何构成,营造出静谧、明朗的空间效果,为传统的日本建筑设计带来划时代的启迪……”,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尽管我不是学建筑的,这一本建筑大师的成长经历,仍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其中的人生感悟与做人原则。又担心读后就忘记,就认真地做了笔记。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用拆书帮的便签读书法,很新鲜很好玩,感觉打开了读书新世界的大门:这个方法简直不能更赞啊!
PS.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便签读书法进行了改动。
第一章 小时候观看物品制作
对话的方式是从玩到学,然后记住
摘抄:
小时候这种捉蜻蜓或钓鱼等户外娱乐的经历,对现在设计思考与大自然共存的建筑也颇有帮助。
思考:
- 玩中学,是一种神奇的本领。
- 现实中很多发明创造,灵感都来自大自然,比如说仿生学的鲨鱼皮泳衣等等。很多答案大自然已经告诉我们,只待我们去挖掘宝藏。
附近有制作物品的工厂
摘抄:
能在木匠旁边近距离看着他们施工,感受到现在仍然住着的房子在不断变化,那份感动真是记忆犹新。
亲身体验过制作物品的乐趣,我觉得做一个身怀技艺的木匠或石瓦匠也不错。
复述:
亲眼见证物品的完工或变化,令人对这份工作心之所向。
思考:
在专业领域有深度,做专家;在其他领域有广度,做杂家。比如健身与减肥,千万不要以为多跑步、多运动就可以了,比如瘦人多跑反而对身体不好,应做增肌训练。
第二章 建筑师之路
**
**
边工作边学习建筑
摘抄:
师从巨匠丹下健三先生的人们,全都毕业于著名大学而且很有才能,但是我认为这些高高在上的人和我不同,自己只需继续努力学习。羡慕他们,或是不能输给他们,这些想法都没有存在的必要,我只要能做适合自己、合乎自己身份的工作就足够了。
复述:
做好自己的任务,不卑不亢。
一个劲儿地读书
摘抄:
说到“独自学习”,大家可能想到的是自由、愉快的感觉。不过由于学什么、怎么学都必须由自己一个人来考虑,实际上是非常不安、孤独和困难的。
思考:
现在网上攻略太多,各种兴趣爱好组织、玩法层出不穷,总之,就是选择太多、诱惑太大,反而不知从何下手了。莫名想起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一个劲儿地行走、思考建筑
摘抄:
在黑暗中漫步,看着太阳慢慢升起。是不是真切地感到了“生存于世”?
走在路上的时候自然会思考一些问题,有时会想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下去好吗?
如今无论是坐新干线还是飞机都能快捷便利地四处移动,因此没什么时间考虑问题,一会儿就到目的地了。
数年后,有机会和那些学生重逢,他们说:“学生时代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花了一个晚上从大阪走回京都去。”
思考:
从一个地方,长途跋涉到另一个地方,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像急行军那样。可惜,从没有那样的经历,所以,也无法明白,能坐车快速到达,却偏要感受步行的劳累,意义何在?或许,当黑暗变光明时,心境的变化会让自然与人生经历碰撞出奇妙的火花,令人欲罢不能。
参观学习从古至今的建筑
摘抄:
我第一次站在帕特农神庙前面时,虽然被那种撼人的魄力所征服,但说实话并没看出它有什么伟大的,此后又借其他机会去过两三次,才逐渐理解其非凡之处。
不断学习,随着对建筑理解的加深,就能切身感受到它们的魅力所在。
其实下决心去国外的时候,外婆曾经对我说“钱不是用来存的,要充分有效地用在自己身上才算有价值”,痛快地表达了对我的想法的赞成。
复述:
建筑的魄力,需要与人的知识、阅历融合,才能产生共鸣,充分发现它的美好。
思考:
钱用来投资自己,才能价值最大化。不停地节省,也存不下来太多的钱;不停地挣钱,才是财源滚滚的王道。
去国外参观建筑的理由
摘抄:
要问我“为什么去国外参观一流的建筑”,那是因为通过接触伟大的建筑和它们的创作者,可以深入地思考自己该怎么做,我觉得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我认为如果不亲临现场用身体的各个器官去感受,就无法理解建筑的真谛。
复述:
亲自参观建筑是很重要的,和照片所见,大不相同。
第三章 建造住宅
被称为“忍耐的建筑”的“住吉的长屋”
摘抄:
到目前为止我亲自设计了很多建筑,不过人一般在二十多岁、三十岁出头的时候会有很多梦想,因此那时我工作得忘乎所以,并不怎么听从客户的意见。
现在觉得当心中有众多梦想时,把自己的主张加在建筑上,或许作为客户来讲很可怜。房主将梦想托付给我,但某种意义上我要将他们的想法否定。
随着我从事建筑师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事业规模也在慢慢变大,并且能稍微听取一些客户的意见了……但是,最近又开始有了“已经到了这个岁数,还是按自己所想的去设计吧”“忽视别人琐碎的意见进展下去吧”等想法。
复述:
由按照自己想法来设计,变得听取客户意见,又转为按自己想法来设计。
思考:
对于同一件事情,思维方式的不同,思考角度的不同,以及专业知识的不同,人生阅历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兼听则明,或者采取中庸之道,则结果相对来说,大家都比较容易接受。
受勒·柯布西耶的影响
摘抄:
勒·柯布西耶生于瑞士一个名为拉香·德·芳的山村小镇,成年后去了巴黎。他也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就开始工作,自学成为建筑师。柯布西耶本想凭借一己之力开创事业,对很多工程都提出建议,但是其工作并不顺利,接连遭受失败。
可即使不顺利他也没有放弃,仍然继续挑战。很大程度上受他的影响,我也极其向往这样的生活态度,毕竟我也曾失败。
我觉得人生在世要做就要尽力拼命去做,即便失败或者不顺利,自己再重新搭建梦想继续努力。
思考:
本来,失败就没有什么的,大不了再回到原点;而且,说不定就成功了呢。这么多的大师,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
虽然开办了事务所,但是没有工作
摘抄:
我不再等待别人来委托,而是拿着组织好的提案去挨家询问“要不要建这样的房子呢?”希望能找到看了提案对我说“那么就按你说的去做吧”的人。
可是我却接二连三地遭到拒绝。试想一般人可能会因此意志消沉,考虑放弃并尝试其他方法。而我即使被反复拒绝,还是一直在思考这些地方究竟建造怎样的建筑为好。
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工作依赖,但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确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复述:
开办了事务所的安藤没有人委托工作,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抓住一切可能充实自己、推销自己。
思考:
自己以后也要学得“厚脸皮”一些,大胆地去做该做的事情,因为只有自己才能真的看扁自己。
第四章 建筑师的工作
执掌东京大学的教鞭
摘抄:
他们跟我说:“你是个有趣的人,好好把握青春,发挥作用。青春不单指二三十岁的年龄段,即使到了六七十岁只要有目标地活着,仍然可以点燃青春之火,你要做出个样子给我们看看。哪怕放在建筑上的精力相对减少,或给社会添一些麻烦都没关系,燃烧青春吧。”
复述:
青春与年龄无关,与心态息息相关。
建筑师这种职业,对人类和社会要有爱
摘抄:
以前,通过和周围的孩子玩或者和别人来往,和花草、猫狗等生物共同生活,就会懂得有生命的东西终会慢慢变老。虽说这应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现在的人或许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和外界交流,只忙于去学习了。
这个国家要是以那样死读书的人为中心去发展的话,我担心社会会越来越危险。
比方说将要推动国家发展的这一代人,对待生命、对待环境和地球以及对待他人,都要能够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他们一定要上优秀的学校,也就必须做充分的考试准备。
提起教育,挑选人才的方法只有考试。
只要还有考试,现在的年轻人就会从幼儿园开始为考上一流的大学而拼命学习。
上名牌大学,进入一流的企业工作是很幸福的,如今这种想法在很多人心中仍然根深蒂固。但是每个孩子都有长处,帮他们认清优势是家长的职责所在。
思考:
作为一只大三汪,也很苦恼考试,但是除了考好试,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证明自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或许以后,能够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去判断一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
日本和日本人
摘抄:
像日本人那样,看到樱花开心,看到红叶欢喜,看到下雪也高兴,这么热爱自然的国民很少。没想到在世界上拥有如此感受性的民族这么少。日本人经常会和自然对话。俳句中表示季节的语言很多,形容自然的优美日语也很多。这也从侧面说明日本在为地球环境而着想。
思考:
自己很少被自然的美丽所感动,尤其是不经意的风景,比如马路边上的不知名花草,台阶旁的枝枝蔓蔓。或许正是习惯忽视,让忙碌的我们,少了一份生活的惊喜。
第五章 在数字时代思考
硬要选择不方便
摘抄:
从东京到大阪坐新干线需要花费两个多小时,我认为在移动过程中所花费的“闲暇时间”非常重要。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会考虑各种问题,这些都很宝贵。
另外,通过和对方面对面地直接交流,即使是复杂的问题,很多时候也能找出解决的眉目,使工作顺利地进展。
复述:
好好利用碎片化时间很重要。沟通的最好方式是见面沟通。
思考:
如何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可以分为两种思路,1. 按照时间长短来划分,比如1分钟、5分钟、10分钟、30分等。2. 按照场合来划分,比如等车时、路途中、开会前等。而提前想好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方法,在特定场合下,有意识地去做事,可以更加高效地工作与生活。
第六章 面向21世纪——建筑的未来、人类的未来
为了不错过机会
摘抄:
人人都在探寻梦想,并以一个梦想为基础去创造另一个梦想。自己先要有梦想才能让梦想飞得更高更远。我需要能创造出新梦想的机会。
哪怕不是从一流大学毕业,不是在一流企业工作的人,大家也有梦想。虽然很多人会觉得“梦想已经无法实现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怎样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即使在这样的社会中肯定也有机会。
平时就要不懈努力,时刻准备当机会来临之时能够确实抓住。
如果能把握住机会,就一定可以在某个领域构筑自己的一番天地。
复述:
重要的不是做什么选择,而是选择以后怎么去做。
思考:
大学毕业之后工作、读研或者出国,都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是在接下来的的时间中,如何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价值。
旅程之后
结束了和安藤忠雄大师的边走边思考的旅程,深深地感受到伟大的人,不会只在他专业的领域里做出伟大的贡献,更会在品质上,凸显出他的光辉。希望以后可以亲眼见识一下他设计的建筑,亲身体会建筑中的自然与东西方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