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彩云的南端,有一个会蛊惑世人身心的地方,名叫丽江。这个美丽的似乎和这个世界无染又如同传说的地方,它一度被世人称之为:殉情之都,雪山情国。
——题记
第一次在电视散文里看到玉龙雪山,然后知道丽江——这个由土著者和南迁者融合而成的纳西族居住地,而后就成了我内心深处最柔暖的一块地方。如果西藏是今生无尽的牵念,那么丽江就是今世梦的彼岸。
一直在想,等赚了足够的钱,踏遍的每一寸土地之后,就在丽江开个小小的AILI店。依偎在玉龙雪山的怀抱里,晒着世界上最柔暖的太阳,听着纳西老人吟诵着古老的东巴经,踏着青石板铺的路,吃着雪莲花拼盘,写着如同传说一样的爱情故事,悠悠我心,漫漫此生。
这个理想一直在隐变——从理想成梦想,进而成幻想,不变的是丽江,它从来不曾离心。
是什么时候?我这个绮丽的梦幻,多了一抹凄厉的色彩?
是的,是今年春节电视里的一张泛黄黑白照片。照片上,有一片树林,林子枝端,悬挂着数十个如同纸鸢一样的人体。那照片,不是传说,正是历史的遗痕。照片体现的是纳西青年集体殉情的场面。
追溯其渊源,我查阅了能找到的和丽江有关的书籍资料,知道了一部被东巴教推崇的,影响世界关注丽江的,描写纳西族悲壮爱情故事的文学作品《鲁般鲁饶》以及《游悲》。这两部作品,把纳西族的殉情极力地渲染成了一个如同天堂一样,可以让爱情永恒的灵魂圣地、使痛苦得到解脱的世界,即“玉龙第三国”。
在这两部作品出世之前,罪魁祸首当数清政府,在1723年推行“改土归流”,强制性实施“以夏变夷”的大文化专政,使得封建礼教思想无情地蚕食了纳西族恋爱自由。加之纳西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纳西青年男女产生了“生不同眠,死时共穴”的思想。
在殉情盛行的年代,东巴教甚至会举行盛大的‘祭殉情者’仪式,为殉情的男女吟唱《鲁般鲁饶》里男女主人公的故事,好让他们勇敢积极地向死亡奔去。后来政府禁止,纳西的男女就按《鲁般鲁饶》里说的一样,找到能看到雪山,有草坪和杜鹃花的隐蔽地方,搭起名叫“游吉”的殉情房,唱殉情调《游悲》,互诉衷情,畅享情爱,然后用一根绳子双双吊死或服食鸦片,或互拥跳江,共扑即《鲁般鲁饶》里所描摹的“玉龙第三国”的黄泉之路。
烟火爱情,究竟是怎样迷惑人类的幻术?可以让人视死如归。
封建礼教,究竟是怎样遗毒人间的恶魔?可以逼迫人以死亡为通道。
纳西男女,究竟是怎样情深如海的情种?可以把爱情演绎的如此凄丽。
是不是,当爱到忘了还有其他存在的时候,人就可以视死如归。
是不是,当无路可走的时候,死亡是唯一的解脱。
是不是,丽江这块雪山之国的土壤孕育的子民,骨子里就有为自由和爱情,放弃生命的倔强?
本以为,这世间本无什么东西,值得人用生命去坚持?但丽江这个“殉情之都”的古老传统,告诉了我——爱情可以用生命去坚守。
殉情,并不是古老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