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Search in Rotated Sorted Array
这道题我做了不止一次,附上几次的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earch(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 = 0, r = nums.size();
while (l < r)
{
int mid = l + (r - l) / 2;
if (nums[mid] == target) return mid;
else if (nums[mid] >= nums[l])
{
if (target >= nums[l] && target < nums[mid]) r = mid;
else l = mid + 1;
}
else
{
if (target <= nums[r-1] && target > nums[mid]) l = mid + 1;
else r = mid;
}
}
return -1;
}
};
(2)这是最近一次做的,现在觉得比较intuitive:
首先我们知道,target这个值要么找不到,要么就是在0~nums.size()-1之间。所以r=nums.size()-1。经过以下循环后,l和r将收敛于一个index,这个index的值未被比较过,所以要判断是否等于target。因为我们update r的条件和r的初始值的设置,此index肯定不会out of bound。Edge case:nums为空,此时进行nums[l]操作时要先行判断。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earch(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
if (nums.empty()) return -1;
int l = 0, r = nums.size() - 1;
while (l < r)
{
int mid = l + (r - l) / 2;
if (nums[mid] == target) return mid;
else if (nums[mid] >= nums[l])
{
if (target >= nums[l] && target < nums[mid]) r = mid - 1;
else l = mid + 1;
}
else
{
if (target > nums[mid] && target <= nums[r]) l = mid + 1;
else r = mid - 1;
}
}
return nums[l] == target ? l : -1;
}
};
(3)不好意思又做了一遍,这次是这样的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earch(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 = 0, r = nums.size();
while (l < r)
{
int mid = l + (r - l) / 2;
if (nums[mid] == target) return mid;
if (nums[mid] == nums[l]) l++;
else if (nums[mid] > nums[l])
{
if (target >= nums[l] && target < nums[mid]) r = mid;
else l = mid + 1;
}
else
{
if (target <= nums[r-1] && target > nums[mid]) l = mid + 1;
else r = mid;
}
}
return -1;
}
};
这个代码跟81. Search in Rotated Sorted Array II是一毛一样的!原谅我做了这么多遍才发现能有这个操作。。。因为array里只有两个数的时候,有可能l和mid相等。
81. Search in Rotated Sorted Array II
这道题如果遇到2201222这样的情况就无法根据nums[mid] >= nums[l]
来判断inorder区间了,我们要将l
往右移再进行判断直到nums[mid] > nums[i]
。由于我们在前面已经判断了nums[mid] == target
而不符合,可以放心地相信target
和nums[mid]
不一致,放心地移。
那下一个判断会不会出现nums[mid] == nums[r-1]
的情况,答案是不可能。如果右边是排序好的,那么左边也一定是排序好的(重合元素已被排除),所以不可能到这个if
。如果右边是乱序的,那左边就是排序好的,肯定也去了上一个if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search(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 = 0, r = nums.size();
while (l < r)
{
int mid = l + (r - l) / 2;
if (nums[mid] == target) return true;
else if (nums[mid] == nums[l]) l++;
else if (nums[mid] > nums[l])
{
if (target >= nums[l] && target < nums[mid]) r = mid;
else l = mid + 1;
}
else
{
if (target > nums[mid] && target <= nums[r-1]) l = mid + 1;
else r = mid;
}
}
return false;
}
};
153. Find Minimum in Rotated Sorted Array
这道题我们为了找规律可以先列出一些例子:
0 1 2 3 4 5 6 7
7 0 1 2 3 4 5 6
6 7 0 1 2 3 4 5
5 6 7 0 1 2 3 4
4 5 6 7 0 1 2 3
3 4 5 6 7 0 1 2
2 3 4 5 6 7 0 1
1 2 3 4 5 6 7 0
观察发现,若中间项(标粗)与最右边项相比,中<右,那么右边肯定是升序的,因此我们二分法往左走,同时要把中间这项保留(5 6 7 0 1 2 3 4)。若中>右,说明右边包含最小值,往右走,同时不用把中间项保留。
34. Search for a Range
做这种题首先判断所找的元素在array里吗,然后列出一些例子来检验。一般包括>3个元素的例子,然后2个元素的例子,1个元素的例子,0个元素的例子。
这道题要找的元素不一定在array里,所以用size表示右边界。
(1)找左边界:要注意l==r
了以后,我们找到的也不一定是target,比如[10]找5这个例子。所以要判断nums[l]==target
是否成立。但是我们在index的时候要注意nums[l]
有可能是out of bound了哦。如果out of bound说明元素肯定没找到,不然l
和r
是会汇合的。
(2)找右边界:因为我们在往右挪的同时也要保持记录此刻的数,所以每次都要更新一下end。我们可以保证不用查其它情况,比如l会不会go out of bound,不可能,因为通过(1)我们知道target肯定存在。
再比如会不会我们找到的end不是真正的end,最后真正的end没有找到。不可能,唯一这样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r-l==1
的时候,nums[l]==target, nums[r]==target
,再l=mid+1
的时候,我的l
和r
就会重合,但是我还有一个最后的end
就被漏掉了。但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维护的右边界的值肯定不是target
。右边界值是target
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一开始就是target
,那不可能因为我们一开始是nums.size()
,第二种是当target==nums[mid]
的时候,我们不会移动r
,而是移动l
,所以说我们维护的右边界的值肯定不是target。所以在r-l==1
的时候,nums[l]==target
,我们再l=mid+1
的时候,l
和r
重合的时候,end就已经找到了。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searchRange(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 = 0, r = nums.size();
int begin = -1;
while (l < r)
{
int mid = l + (r - l) / 2;
if (nums[mid] >= target) r = mid;
else l = mid + 1;
}
if (l == nums.size() || nums[l] != target) return {-1, -1};
else begin = l;
l = 0, r = nums.size();
int end;
while (l < r)
{
int mid = l + (r - l) / 2;
if (nums[mid] == target)
{
end = mid;
l = mid + 1;
}
else if (nums[mid] < target) l = mid + 1;
else r = mid;
}
return {begin, end};
}
};
278. First Bad Version
由于bad version一定在array里,当我们找到一个bad version的时候,我们要往左看看有没有更早出现的,这时候我们要包括mid这个边界作为右边界,因为这样可以保证两个指针重合的时候,所返回的一定是一个bad version。如果我们找到的不是bad version,那valid的一定在右边。
这道题如果有follow up可以问如果array里有duplicates怎么办,如果不一定有个bad version怎么办。后者可以通过l
是不是null ptr来看有没有bad version,而更新条件呢是一样的,r=mid
。因为我们要保证说两个重合的时候,返回的l
一定是个bad version。
// Forward declaration of isBadVersion API.
bool isBadVersion(int version);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firstBadVersion(int n)
{
int l = 1, r = n;
while (l < r)
{
int mid = l + (r - l) / 2;
if (isBadVersion(mid)) r = mid; // bad version in the left, including the boundary
else l = mid + 1;
}
return l;
}
};
4. Median of Two Sorted Arrays
这道题用getKthElement来做最方便,奇偶性的区分只要调用两次函数即可。getKthElement有很多做法:
(1)用two pointer做,O(k)
(2)logm+logn:找出两个array中点,若俩中点的index相加小于k,说明k肯定不在更小的array[mid]的左边。若俩中点的index相加大于k,说明k肯定不在更大的array[mid]的右边。
这种解法的代码:
(3)logk:这种方法很容易理解,但是写起来在index manipulation中需要注意非常多的edge case。在两个array中找出第k/2个元素,并进行比较。代码: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double findNth(int n, vector<int>& nums1, vector<int>& nums2, int l1, int r1, int l2, int r2)
{
// ensures the size of arr1 < the size of arr2
if (r1 - l1 > r2 - l2) return findNth(n, nums2, nums1, l2, r2, l1, r1);
// if arr1 is empty
if (l1 > r1) return nums2[l2 + n - 1];
// a base case
if (n == 1) return min(nums1[l1], nums2[l2]);
// r1 - l1 is the last element of the array
// n / 2 means there are n / 2 elements in the left subarray
int halfN1 = min(r1 - l1 + 1, n / 2), halfN2 = min(r2 - l2 + 1, n / 2);
// we want to -1 because want to compare the kth element
if (nums1[l1+halfN1-1] > nums2[l2+halfN2-1])
{
// n - halfN2 because we can be sure that halfN2 elements are certainly in the left of the kth elements
// we have deleted the interval [l2, halfN2]
return findNth(n - halfN2, nums1, nums2, l1, min(l1 + halfN1, r1), l2 + halfN2, r2);
}
return findNth(n - halfN1, nums1, nums2, l1 + halfN1, r1, l2, min(l2 + halfN2, r2));
}
public:
double findMedianSortedArrays(vector<int>& nums1, vector<int>& nums2)
{
if (nums1.empty() && nums2.empty()) return 0;
int ele = nums1.size() + nums2.size();
// odd: 9, then the 5th largest & 5th largest
// even: 10, then the 5th largest & 6th largest
int m1 = ele / 2 + 1, m2 = (ele - 1) / 2 + 1;
double mid1 = findNth(m1, nums1, nums2, 0, nums1.size() - 1, 0, nums2.size() - 1);
if (m1 == m2) return mid1;
double mid2 = findNth(m2, nums1, nums2, 0, nums1.size() - 1, 0, nums2.size() - 1);
return (mid1 + mid2) / 2;
}
};
首先了解big picture:
Edge case/细节处理:
(1)我们在trim elements的时候要不要把第k/2个元素也trim掉?如果A>B的话,A是有可能是第K个元素的,所以我们要保留A。但B不可能是第K个元素,所以我们要去除B。
(2)arr1和arr2的长度是有可能小于k/2的,也就是说k/2这个index可能会out of bound。这时候我们就要取一下min。图例是arr1的k/2 out of bound的情况。
(3)因为k/2有可能是除不尽的,比如k=3的情况,k/2=1,如图示我们假设第一个1小于第二个1(共享一段代码,即我们只分if (nums1[l1+halfN1-1] > nums2[l2+halfN2-1])
和if (nums1[l1+halfN1-1] <= nums2[l2+halfN2-1])
两种情况来讨论)。
(4)根据(3)进行代码调整。调整前为l1 + halfN1 - 1
,而由于我们想保留右半段多一个元素,改成l1 + halfN1
,但这时候可能出现l1 + halfN1
out of bound的情况,比如:[2], [1,3,4],进行update的时候我们发现第一个array出现了index为1的情况,这显然是不允许的,因此我们取一遍min(l1 + halfN1, r1)
。
时间复杂度上,由于k<=m+n,而我们每次trim都把必然不是kth smallest element的k/2个元素给trim掉了,所以时间为logk=log(m+n)。
这道题的edge case……真的是要多写一些test case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代码。第三个第四个edge case是比较难发现的。
50. Pow(x, n)
思路一:首先对n进行edge case的处理。然后用二分法递归来做,分奇数偶数两种情况讨论。时间O(logn),空间O(logn)。
思路二:根据power的规律,把非2次数的数转化为2的次数的数来做。比如13=1101,看到1我们就把数乘到result里去,否则就只乘x。原因如图示。
时间也是O(logn),因为我们把n>>=1执行了logn次。空间O(1)。
Edge case:
(1)n=0时,return 1;
(2)n为负数时,x=1/x,n = -n;
(3)n为INT_MIN时,-n会out of bound。所以我们先把n转换成long long再做。
(4)n转换成long long之后,记得要用转换后的nLong来进行比较,不要用之前的n了(很容易出粗心的bug)
29. Divide Two Integers
对input的error checking和处理:
(1)若divisor = 0
(2)若divisor = -1而dividend=INT_MIN,造成overflow
(3)判断符号
(4)由于之后的操作要进行位移,把int转换成long long来做,并取绝对值
思想方法就是用dividend一直减去divisor。由于我们追求类似logn的复杂度,需要进行bit shift,所以每次将divisor进行bit shift,当大于dividend时再开始第二轮。这么一来的时间复杂度,内循环为logn,外循环:我们获得的divisor一定是>n/2了,不然我们还能继续除(copy <<= 1无非就是乘以2的意思)。所以每一次的外循环都能使n减半,也就是说外循环也运行logn次。所以时间复杂度是O((logn)^2)。空间复杂度O(1)。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divide(int dividend, int divisor)
{
if (!divisor) return INT_MAX;
if (dividend == INT_MIN && divisor == -1) return INT_MAX;
int sign = ((dividend > 0) ^ (divisor > 0)) == 1 ? -1 : 1;
long long d = llabs(dividend);
long long s = llabs(divisor);
int res = 0;
while (d >= s)
{
long long copy = s;
int temp = 1;
while (d >= copy << 1)
{
copy <<= 1;
temp <<= 1;
}
res += temp;
d -= copy;
}
return sign * res;
}
};
287. Find the Duplicate Number
这道题挺灵活的考察了二分法和two pointer。
思路一:二分法。以前的二分一般是对sum array进行二分查找。这次怎么说呢?我们取1~n的中间数mid并且数有多少个元素比mid小。如果说>size/2的话,说明重复的元素在mid以下,不然的话在mid及以上。每次数要O(n)时间,一共数logn次,所以时间是nlogn。
思路二:fast slow pointer。这种有n+1个数而index是1~n的,多半可以用index之间的关系来做。我们要想出一种办法来检验index重复到达。光这么想就只能想到hashmap。但实际上这个问题等价于查圈是不是,就是一个node到了不只一次。因此我们用fast slow pointer,与linked list查圈类似。O(n)即可。
240. Search a 2D Matrix II
很棒的一道题,严格意义上不算是“二分法”,有很巧妙的insight。matrix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sorted的,我们能得出的最直观信息是矩阵右下角的数值最大,那么如果target比这个数大,就返回false。然后从这个思路,就得不到什么信息了。
换一种思路,对于第一行最后一列来说,如果target比这个值大,那么我们只要看下一行开始的就行了,因为右边没有列了。如果target比这个值小,那么我们只要看以上一列为结尾的就行了,因为上面没有行了。如果target等于这个值,就return true。
时间:O(m+n),空间:O(1)。
222. Count Complete Tree Nodes
思路一:一直往左走算出左子树最深,一直往右走算出右子树最右枝深度。若两者相等,则返回总节点数,若两者不相等,则再往左、往右递归。这样的时间:对于每个node算高度是nlogn,每次把问题一分为二,两个subproblem都要照顾到,遍历的节点数总共为n个,时间是O(nlogn)。
思路二:左子树算出深度(一直往左走),右子树算出深度(右子树也一直往左走)。若两者相等,知道左子树的complete的。若两者不等,知道右子树是complete的。因此我们可以算出complete的那个子树的nodes,然后递归另一个子树的nodes。这样一来,每次把问题一分为二,但只要递归一个subproblem,也就是说每次把问题减半了,我们所要遍历的node一共是logn个,每次求高度是logn,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logn)^2。
378. Kth Smallest Element in a Sorted Matrix
思路一:用range做bs,左是第一个(左上)矩阵元素,右是最后一个(右下)。根据“是否有k个元素小于mid”这个条件不断逼近直到左右相遇,就能得到我们求的第k大元素。
再详述一下,我们要求的是<=mid的值有k个,那么mid就是第k小的数。我们在算个数的时候,用的是upper_bound这个函数,也就是说会把所有跟mid一样的数都给数进去。那么数完以后,count值必然要>=k才行,不然也就是说<=mid的值<k个,mid不可能是第k个小的数。因此遇到cnt<k的情况,我们使得left=mid+1。
第二种情况,cnt>k,也就是说<=mid的值>k个。比如[1,2,3,3,3,5],k=4,mid=3,count=5,满足cnt>k。这时候我们可以发现,第k大的数其实已经被找到了。再比如[1,2,2,2,2,5],k=4,mid=3,count=5,满足cnt>k,但是我们要找的数是2,而不是mid=3,所以第k大的数还没有被找到。综合上述两种情况,当cnt>k时,我们的solution<=mid,因此我们使得r=mid。
第三种情况,cnt=k,也就是说<=k的值=k个。这时候也要分mid的值在矩阵中和不在矩阵中两种情况。比如[1,2,3,3,5],k=4,mid=3,count=4,满足cnt=k,第k大的数就是mid=3。再比如[1,2,2,2,5],k=4,mid=3,count=4,满足cnt=k,但第k大的数还没找到因为mid=3但我们要找的是2。因此我们也使得r=mid。
第一种情况可以说是“排除不可能”,第二、第三两种是“保持可能”。根据上述三种情况的分类讨论,我们保持着left<=solution<=right这个invariant。当循环终止,由于left==right,我们便得到了solution=left。那么现在的关键点就在于,如何证明最终相遇时的left和right存在在矩阵中,因为我们用mid=left+(right-left)/2
的时候,mid是不一定在矩阵中的。
我们要确定的是,solution肯定是在矩阵中的,而l和r的作用无非在于越来越靠近solution。l和r可能在某一点可能是不在矩阵中的数,但是当l=r=solution的时候,就会在矩阵中,因为solution在矩阵中。这里我们想证明的是l最终在矩阵中,但因为l=solution而solution在矩阵中,我们可以把问题转化为了证明solution最终在矩阵中。而by definition,solution就是在矩阵中的。
时间:log(max-min)*nlogn(对一个nxn的矩阵)。
思路二:总的思路与思路一一样,但是在寻找小于mid的数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到O(n)的复杂度。因为column也是sorted的,我们可以用“贪吃蛇”的方法来做。
思路三:参见评论区的O(#row)做法,以后再细看。
35. Search Insert Position
这道题是找lower_bound,自己写的时候注意,由于我们可能找到nums array之外去,r=nums.size()而不是size()-1,最后返回的是r。
74. Search a 2D Matrix
转换为一个array做。注意,由于元素可能不被找到,我们使得r=nums.size(),这样当l与r重合的时候,我们能保证每一个矩阵中可能的元素都是被遍历到的。尤其是比矩阵中的最大值还大的时候,如果用nums.size()-1,r-l=1的时候,如果元素不是矩阵中的最后一个元素,我们可以保证r被检查过,因为r从r=mid来。如果元素是矩阵中的最后一个元素,我们不能保证r被检查过。
162. Find Peak Element
这题是376作业里的一道bs。找local max/min。
367. Valid Perfect Square
l<=r的时候,我们要让l=mid+1,r=mid-1。另外注意
475. Heaters
将heaters array sort,然后对每间房屋,在heaters array里进行bs,分别与最近的左和右heater比较。由于只要有一个heater房屋就能热,我们取两者左右距离的最小值,而每次对result都进行max操作。注意lower_bound out of bound的情况。
441. Arranging Coins
采取l<=r, r=mid-1, l=mid+1的条件。注意overflow。
270. Closest Binary Search Tree Value
思想方法很简单,但是test case……我觉得这么无聊的test case不是很有必要吧,各种overflow什么的。
658. Find K Closest Elements
思路一:用bs先找到closest然后用双指针做。注意closest的candidate指针要一直跟。
思路二:定义comparator直接sort。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findClosestElements(vector<int>& arr, int k, int x)
{
sort(arr.begin(), arr.end(), [x](int a, int b) { return abs(a - x) == abs(b - x) ? a < b : abs(a - x) < abs(b - x); });
vector<int> res(arr.begin(), arr.begin() + k);
sort(res.begin(), res.end());
return res;
}
};
230. Kth Smallest Element in a BST
inorder traverse中,每次一个节点的左节点遍历完之后增加count,当count==k时将value记下。由于我们一直在增加count,我们可以利用count的值来判断是否应该终止寻找而返回。
436. Find Right Interval
思路一:建立两个map,一个start和一个end array,一个result array,进行bs。
思路二:只sort interval,然后直接bs。这里注意因为map以vector作为key的话要自己来定义hash function,所以可以用map来做,在map中进行bs。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findRightInterval(vector<Interval>& intervals)
{
vector<int> res(intervals.size());
map<int,int> m;
for (int i = 0; i < intervals.size(); ++i) m[intervals[i].start] = i;
for (auto &item: m)
{
int end = intervals[item.second].end;
auto ptr = m.lower_bound(end);
res[item.second] = ptr == m.end() ? -1 : ptr->second;
}
return res;
}
};
思路三:将end和start的vector排序之后发现,由于end是升序的,那么这一个end如果在start中找不到比这个end更大的start,下一个end更找不到。因此我们只要遍历一遍end,每次遍历的时候,从上次结束的地方开始遍历start即可。这个方法是最巧妙的。
454. 4Sum II
这题用hashtable的思路更好吧。bs只不过用vector替代了hashmap,寻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基本思路都是一样的。
300. Longest Increasing Subsequence
这题用DP很明显O(n^2)。用bs很巧妙。我们维护一个一直是排序好的array,每一次新进来一个元素,在这个array里找这个元素,如果这个元素比array里的所有元素都大,就append到array尾,反之就用lower_bound找到这个元素应该被插入的位置(lower_bound因为我们需要的是strictly increasing subsequence)。最后得到的subsequence长度就是结果,但是里面的值不一定是结果哦。
392. Is Subsequence
这题还蛮适合当一面面试题的,先考察会不会做,然后考察能不能优化。当有两个array/list/string,一个比较大,另一个比较小,十有八九要遍历小的,在大的那个里面做bs。那问题是现在t里的字母不是排序好的,我们怎么来做bs呢?
关于“全是英语小写字母”的问题,我们常会建立一个长度为26的char array。我们将t中所有字母的index都保存在这个array(vector<vector<int>>)中,注意这个array中的每个entry都是排序好的,因为我们是按t的index在遍历。最后遍历一遍s,对每个char在array中寻找entry,如果entry为空, 或者entry中的index没有比上一个有效index(记为prev)更大的index了,就返回false,否则遍历完s就返回true。
69. Sqrt(x)
167. Two Sum II - Input array is sorted
374. Guess Number Higher or Lower
350. Intersection of Two Arrays II
278. First Bad Version
35. Search Insert Position - lower_bound
很明显的二分法
感谢以下作答:
“因为使用mid = (L+R)/2这种计算方式的话,当R-L=1时,mid是等于L的。而此时如果恰好执行了L=mid,那就意味着在这次iteration中,L的值没有变化,即搜索范围没有变,于是就死循环了。
至于R的取值方式不同,更多地是反映出实现者的思路不同:如果取成nums.size(),则可能意味着你认为目标可能出现在[L, R)中;hi取成nums.size()-1,意味着你认为目标一定会出现在[L, R]中。持前种思路的人,r = mid会更自然,而持后一种思路的人,则更可能会写r=mid-1 (当然他写成r = mid也是一样可以的)。
一个有助于你快速判断是否会死循环的方法,是考虑R-L=1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target可能有小于,等于A[L], 小于,等于,大于A[R]共5种情况。快速验证一下这五种情况是否都能正常退出并返回正确值即可。”——from stell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