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我一直认为只有作家才配得上用这个词,有作品拿得出手,有带着墨香味的书可供翻阅。
尽管我当过一段时间的记者,我的文章也曾经印在报纸被人拜读过、喜欢过,也只是管它叫写文章,跟写作还是有相当的距离,作品没有底蕴也成不了书啊。
可现在互联网的世界,有很多平台提供了写文章的机会,最早的天涯,后来的博客,再有微博,再有公众号、头条、简书等等,开启了全民写文的热潮。
说写文好像大家不一定理解,但说写作,现在确实是这样,每个平台都有各式的文字作品呈现,看大作家的作品反到少了,各种网络文章都看不完的看,都有受益,各有华彩。
我一直都坚持写文,这种坚持是以月为单位,最早写日记,写了六七年,几十本日记本,因为搬家最后都当废纸卖了。现在想来是后悔的,那可是我青春奋斗的痕迹。
有了孩子后开始写博客,东一篇西篇的没成系统,也是日记体的记述。
最后认识简书,开始日更,不再想记日记了,主要是生活不在丰富多彩,孩子上了大学,自己就专心工作,生活变得单一了,也想通过简书来练笔,提升写作的技巧。
我跟朋友讲起我写简书这事时,他说你这个习惯可坚持了快二十年了,十几岁时就见你写,现在还在写啊。这一说让我很惭愧,写了那么久,还是那个水平,一点提升都没有。
我想想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写作?(实际是写东西,说写作是拔高一下吧!)
因为写作是一种倾诉。
当内心遇到压力,遇到不好跟别人讲的事时,我就提笔写下来,好像纸张是我最忠实的听众,键盘是我最亲密的伙伴,通过记录和敲击,涓涓心声如水流淌,堵在心口的磐石,被细小的水流冲刷的一干二净,内心也豁然开朗,不用依赖任何人,也不用麻烦任何人,我是我自己最好的朋友。
因为写作是一种逻辑思维锻炼。
要想说清一件事,如果没准备好,总会有颠三倒四的毛病。如果写作,就要考虑前后内容的连贯,思维逻辑的严密,用词的准确,用句的推敲,这不仅是要讲明白事,还是让人更加清晰明了地表达所思所想。一旦写久了,想久了,也会形成熟能生巧的技艺。
尤其是在遇到不明白的事,或解决不了难题时,只放在脑子里想,有时就是想不出来。如果把它写下来,边写边想,不知不觉中就写出办法,让人眼前一亮。
因为写作是一种疗愈。
当内心里有事又找不到人说时,当人无故的焦虑紧张时,打开电脑,不用写标题,就信马由缰地写写,有时本来为一件事烦,但写的可能是另外的事,结果写着写着,那件令人心烦的事到是给忘了,或者说已经不那么严重地干扰自己的注意力,内心得到了平静,是一件非常喜悦的事。
有些人面对焦虑、紧张或是抑郁时,总是就着问题想问题,怎么也想不明白,沉浸在其中很是受伤。其实真的可以写文章,写写日记,记录一下当时的心情,就如前面讲的像是倾诉一样,慢慢地就根治了焦虑抑郁的症状。
因为写作是一种思想的升华。
写作就是一次自己思想的呈现,放在脑子里是不那么成熟的,写出来,反复的斟酌、润色,让内在的认知得到智慧的凝练,思想的境界也得到了一次升华,不仅有助于自己成长,更有助于认识自己的不足。
写作于我而言,犹如玩票,纯属业余爱好。
有句话说的好“我们最怕的不是必将到来的死亡,而是没有全力以赴活过的人生。”在生活、工作中都是尽心尽力,但全力以赴的事好像真是一直没有过,所以也就一事无成。
进了简书,参加了日更,好像给自己上了一个发条,必须准时准点地去完成任务,而这任务需要全力以赴地对待,才不至于敷衍。
我不想敷衍我自己,总想让这个坚持下来的事情有所为,又不知何为。尽管它在治愈我的心理,在帮助我成长,但一定还有一项作用有待发挥,满怀热忱去寻找答案吧!
在未来白发苍苍时,愿我能说终于我还是全力以赴地——活过。
原创文字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