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
放学后,带着安安去小公园找奶奶和加加,到了做饭时间,奶奶回家了,我看着两个小不点儿。
安安和幼儿园小伙伴,也是小区的小朋友一起玩。两人提议玩捉迷藏游戏,最初安安让我找,我需要看着加加,没有答应。最后两个小朋友,和对方的奶奶玩起了捉迷藏。安安和小朋友跑得飞快,奶奶追不上他们,一旦看到他们,两个人又飞快跑走了。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奶奶着急,我带着加加一起找他们。我先看到安安的小朋友在哭,肯定是找不到奶奶,有些害怕了。我先安抚他,告诉他带他去找奶奶。这时和另一个邻居联系,帮忙联系小朋友的奶奶。问他安安呢,告诉我在花台附近,这也是他们跑之前玩的地方。
小朋友的奶奶过来了,安抚着孩子。我告诉安安“妈妈找不到你,心里很着急”。安安说他们太高兴了,就跑走了,他知道回这来。
在找安安的过程中,我的内心变化是这样的,最先是平常心,孩子们玩呢。当小朋友奶奶着急时,我有一丝埋怨“怎么这么跑,平时做的安全教育哪去了”,转念挺快,我在担心安安,应该表达我的感受。
接着安安的另一小伙伴思衡来了,三个人一起玩。有一幕是安安想尝试思衡没带辅助轮的自行车,上去后没一会儿,思衡要骑车。安安我想骑车,让我帮他去拿车。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要求,但是在当下,这位后面的不愉快埋下了“情绪炸弹”。
当时时间不早了,加加不想回家,安安说他能照顾弟弟。我告诉安安,妈妈看到了安安的需求,妈妈不放心你们俩在这里。安安情绪上来了,就要骑车。当时的我也有了情绪。
这时,思衡他们要回去了,安安和思衡说好,要去思衡家玩。我带着加加又转了一圈回到家,这个过程中,平复了下心情。看了下时间,去接安安。安安已经吃上饭了,哈哈。
吃完饭,稍玩了会儿回家,这时爸爸还没有回来。不知说到哪了,我和安安说到周日回老家的事。安安说他周日要上跆拳道,还要拿金币。不拿金币不行,不拿金币就要买卡片…接着就是没完没了,逐渐升级的一系列要求。
身体乏累、精力不足的我在这个时候没有心情和安安共情,我告诉安安我很累,但是语气并不友好。安安开始哭泣,接着变成大哭。这时我没有选择陪伴他,而是带着加加去到隔壁串门了(捂脸)。少待了一会儿回家。
回到家,安安情绪还未平复,当爸爸回来的时候,他在大哭。爸爸去安慰他,说到他俩的约定,去理发。安安说他要买卡片,爸爸没直接说同意,只是告诉安安,出去还有可能买,不出去肯定没机会买。这意思很明确啊,肯定是给买了。
出门时,考虑到天气凉,告诉安安穿一件厚衣服,安安回应“我要穿薄的,这样你就会担心我,这样你就知道什么是悲伤啦”,听他说完这话,我是苦笑不得。
因为理发的人多,时间不早了,买了卡片就回来了。我和安安说到幼儿园作业,这是出门前说到的事,安安的心思在卡片上,不想完成作业。情绪再次回归。
而我的情绪也彻底失控(捂脸),我俩就在这安全的环境下,面对着安全的人,倾诉和宣泄着我俩的心情。最后是我俩握手、拥抱、和好。你亲我一下,我亲你一下。
事后,爸爸悄悄对我说道,你大声和他说话,他还怎么思考啊。对啊,这是我日常经常和家人和朋友说到的话。但当我身体乏累,状态不佳时,也会做一些离谱的事。感恩的是,有一份觉察,事后复盘、联结。
在生活中,影响一个人对他人行为是否接纳有三个要素——自我的状态、环境、他人。相同的行为,因为这三个因素的不同,我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接纳度。
今天发生的事,主要是因为自我状态不佳。赶快调整。
最后借用《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中一句话表达心声。真实的父母意味着打破父母无所不能的神话,承认身为父母的我不是完美的,我是有限的,有些行为我能接纳,但也有些行为是我不能接纳的。有些事,我也有做不到或做错的时候。
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