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可能有的人会说,我就是想看,当然这没毛病,可是在这样节奏中,没有理由来支撑,或者没有更深层次感动让你去坚持的东西,我们慢慢的会淡化,以至于在每天这种重复的动作之中慢慢的失去了感觉,回过头来再思考其中的意义,我们会很困难,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产生了一种不好的自我感觉,转变过来又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去做适应。
这个月15号开始,我跟随弘丹老师进行TED200天计划,至今为止已经12天的时间,回想我在这12天的时间里面学到了什么,同时我又思考自己为什么要看TED演讲,也许是做一件事情之时必须要思考问题的习惯,都为要做的事情找一个依据,以此来支撑,比如:为了更有自信,拥有健美的身材,我需要锻炼身体等等。对于TED是随大流,还是为了什么?
就像我们为什么要去跑步一样?我们为什么出发,是为了减肥,还是为了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是以此来激励自己在某方面有所成就等等。也正是因为这个出发的理由,无形中影响了我们能够坚持多长的时间。
我在4年以前膝盖做了手术,由于休息时间过久,只会简单的行走,忘记了跑步的感觉,所以学着开始散步,但是不敢去做跑的动作,所以一直走一直走爱上了徒步,以至于日后徒步到了50公里;后来学着如何跑步,从开始跑的第一步惧怕艰难,到慢慢的50米、100米再到如今跑10公里,一直坚持到现在,身体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现在回想当初为什么出发,我最开始给了自己两个理由:
1、让身体好起来,可以正常的生活;
2、事业需要一个好的身体
后来身体慢慢的修复,更加感觉到生命的重要,从而慢慢的想要去各个地方看看,在这当中又发现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所以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又加了一条:为了去更远的地方,从而对坚持跑步这个行为又有了更深的加强作用。
其实开始的时候,理由是什么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在你想放弃的时候,是不是记得我们当初为什么出发?所以在TED演讲这件事情之上,我觉得应该先是找到可以坚持的理由,发现其中的奥秘,能不能够把这件事坚持下来,是否真正的能够得到长期有益于自身的东西。
对于TED演讲我给了自己坚持的3个理由:
1、探秘别人的世界,从中看到不一样的地方,让视野更宽阔
2、心灵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思考
3、找到自己想了解的地方,寻求灵感,找到解决方案
我觉得第1条能够让我有足够的好奇心去探索,毕竟TED是世界之窗,同时也保持一种新鲜感,第2条则让我能够发现对讲者的内容产生共鸣地方,得到情感上的升华,获得认同,启迪,第3条则是找到自我需求的地方,并且可以有所感悟,为困惑找到一个出口。
我觉得新鲜是润滑剂,共鸣是兴奋剂,解决困惑的出口是生命的动力。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出发的理由,都能够有所坚持,有所收获。那么在完成了这个首要的问题之后,再去探索说,具体怎么看,通过什么软件看,如何记录,如何写感悟的问题,从而让我们能够从中获得长久受益,变成自己的东西 。就如下面屏幕写的一样“传播有价值的思想”,但愿一切都有意义,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