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凌晨2点,楼上的邻居连吵带闹,一点都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清早,排了半天队终于轮到你了,一位刚来的小伙子却抢先付款带走了你的早餐,于是你不得不压着怒气继续等下一炉出锅……
请问在这种时候,你的感受如何?你会怎么做?你是强压怒火,还是破口大骂,又或者恨不得过去煽他两个耳光?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让你非常恼火的外部事件(比如,别人愚蠢自私的行为)。如果你总是被它们激怒,心生怨恨,你的心情就会变得压抑沉重,老想和人吵架,生活品质大大降低,这样的你会一点挫折和不幸都受不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将会给到我们一些如何面对愤怒的方法,选自《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这本书,这是一本非常权威经典的书,作者是世界主流认知疗法最重要的发展者之一戴维.伯恩斯医学博士。本书提供了22个简单有效的原则和技巧,帮助人们战胜焦虑、内疚、自卑、孤独…等情绪的困扰。通过本次学习,你将会进一步了解愤怒产生的根源,并学会使用“移情法”,消除或减少你的愤怒情绪。
谁惹你生气了
“别人!
他妈的!
我受够了!
我想远离人群!”
有一个女人凌晨两点记下了这些想法。她当时睡不着,公寓楼里的狗为什么还在叫?邻居为什么还吵吵嚷不为別人着想?我敢打赌,你和她一样也会认为是别人愚蠢自私的行为惹恼你了。
你认为是外部事件惹恼你了,这本无可厚非。当你生某人的气时,你会下意识地认为他(或她)就是导致你心情不好的罪魁祸首。你会这样想:“你烦死我了!是你把我惹毛的!”如果你这样想,你就错了,因为别人事实上不可能让你生气。是的,你没听错。在电影院排队时,可能有冒失的少年在你前面插队。在古玩店里,可能有个骗子把假古币卖给了你。一个所谓的“朋友”可能在生意盈利分成时压榨你的那一份。你的男朋友可能明明知道你注重时间观念,可他约会时还是屡次迟到。不管你认为别人是多么的卑鄙无耻,他们都不可能惹你生气,在过去不可能,在将来也決不可能。残酷的事实在于,你所感受到的每一丝每一毫的愤怒都是你自己引发的。
你觉得这是歪理邪说、胡说八道吗?如果你认为我在昧着良心说话,你可能会恨不得把这本书烧了,也可能厌恶得想把它一扔了之。如果是这样,我敢肯定你会继续读下去,因为——
和所有的情绪一样、愤怒也一样源于认知。图7-1分析了思维和愤怒情结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到,在任何事情激怒你之前,你必须先了解发生的事情,然后再用自己的思维解释一遍。你的感觉来源于你对事情的理解方式,而不是事情本身。
image.png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愤怒产生的原因不是外部事件,而是源于你对于事件的想法。
愤怒的绝大部分原因在于你认为别人对你不公平或者不公正。但事实上,公平从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比方说:狮子吃羊公平吗?从羊的角度,这太不公平了,羊并没有招惹狮子;而狮子则认为羊就是它的食物,这再公平不过了。在你生别人的气并指责对方做事“不公”时,一般来说,如果换一个角度和观点来看,他们的行为则非常公平。
如果我们认定是别人的行为导致了自己生气、愤怒,那么有两种可能:①你采取一些过激的行动,与对方发生冲突,不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②你强压怒火,郁郁寡欢,严重时会影响自己的健康。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或打或逃”两种反应模式。
那在事件激怒我们之前,如何才能有效的管理好我们的情绪呢?具体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觉察。当我们即将生气时,一般会出现一些生理特征,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声调增高,或者冷嘲热讽、跺脚等现象,此时需要提醒自己,我可能是生气了,请深呼吸、默数10个数或者暂时离开现场,让自己保持冷静。
第二步:写剧本。写下外部事件(行为)、我的想法和我的感受(情绪),比方说:①事件:开会时,领导当众对着我大声嚷嚷;②我的想法:他很没有教养,而且不尊重我,让我很丢面子;③我的感受:我感到尴尬、非常生气……
第三步:改剧本。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的想法真实吗?这是我的猜测还是有事实依据?”、“这个人伤害我是故意的吗?”“我发怒能帮我实现预期目标吗?”然后改写上面的剧本。比方说:①事件:开会时,领导当众对着我大声嚷嚷;②他大声嚷嚷说明他很着急,但这不能说明他不尊重我,而且平时他还是很有礼帽的;③他只是一时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并非故意想伤害我;③跟他吵一架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事情变的更糟。通过改写剧本,你的内心很快会趋于理性和平静。
可能有的人会说,你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有些时候我生气的的确确是有理由的,我不能像个白痴一样麻木不仁。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不该生气,有些时候生气是有利的,比如说:4岁的儿子乱过马路,此时你生气的大吼,要比你细声慢气的跟他讲道理更有效,因为你的生气让他更能意识到危险,并改正错误。因此,是否选择生气发火取决于你想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