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我我这个曾经做IT教育的职业技能的教师来说并不陌生,10年我们做虚拟现实的设计效果只是雏形,但是今天的曾经的虚拟现实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人工智能,特别是应用在教育上真的是不可思议,也没想过我会走进人工智能。
未来已来 半信半疑
四年前,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第一次认识了无人机,自己操作这个空中机器人,那时说的是未来已来,未来人工智能将代替人的很多工作……看似已来的事情,对于当时来说还是很遥远。那时各种限制很多,网络也只是3G网络,还有很多管理上的制约。
5G时代 未来已来
2019年5G时代的带来,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发展,真正的人工智能化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扫地机器人、陪读机器人悄然进入我们的家庭,餐厅里有机器人为我们服务,快递有空中机器人的身影;就连小学的课堂里也出现了人工智能英语口语教练,24小时陪伴孩子学习英语;教室里电子黑板瞬间可以分享作文到朋友圈;还有AR地理教室,一键操作活生生的地质地貌变化、热带雨林、火山喷发等场景就会真实展现在你的眼前。
人工智能走进我的生活
从教20年,曾经在电视上看到北上广深的人工智能教室,我多羡慕机器人帮老师批改作业,课堂上的教学成果多希望一键转发给远在外地出差的家长,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变化和成长,拉进亲子关系。
当我第一次走进广西教育装备体验展示中心,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热浪扑面而来,那一刻相信李宁的那句话:一切皆有可能!
人工智能信息化教育已悄然走进小学课堂,孩子好幸福,老师们的好帮手也来了。我曾经的一支粉笔、三尺教台、一台电脑、四季耕耘的“一三一四”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智能黑板、智能教学平台、虚拟现实沙盘、智能行为分析、智慧大数据分析的“五智”时代。
我也从IT职业教师转行成了人工智能教育工作者。这一切就是这么奇妙的来到我的生活中,这一刻我告诉自己:要成为人工智能教育工作者中的智者,为教育赋能。
因为我看过这样一段话:
当人工智能强大后,战争会越来越依赖高科技,网络战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机器能够取代许多人的工作,比如股市的高频交易、普通律师、医疗诊断等职业都会慢慢被机器取代,而且准确率和效率更高。人作为社会运行因素的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都没有了,那么政治经济系统就会认为人没有价值。也许人类整体可能还是有价值的,但每个人作为个体是没有价值的。——《未来简史》
人工智能已来 激发创造力
也许有人会问,人工智能已来,我们的孩子会不会越来越懒,什么都不做呢?其实正好相反,在信息化教育植入课堂后,孩子的信息量的涉入增加,动手动脑的任务多起来,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曾经阅读创新工场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博士《AI·未来》一书中提到
人工智能固然强大,而人类独有的爱才是我们生活中最需要的。深度学习的问世,意味着我们将从专家的年代转变为数据的年代。
我们已经生活在数据时代生活,而我们的下一代更需要用逻辑思维去理性的思考,敏锐独到的眼光去分析判断分析并做出决策,沉着冷静面对一切,这正式孩子们需要的能力。
20年前,我做IT职业技能教师,所教的学生今天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设计行业的佼佼者,而今我成为人工智能教育工作者,希望挖掘更多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想象与创造空间,训练逻辑思维,带着孩子们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未来之路,这就是一个孩子面对未来的的成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