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
2001年,一队驴友深入重庆一个原始森林探索,在人迹罕至的密林深处,他们竟然发现了一对与世隔绝的老人,更想不到的是,丈夫竟然耗费50年,凿烂了20多把凿子,在荒山硬生生开辟出6000多级石阶,仅仅是为了方便妻子上下山不会摔跤。
于是,这6000多级石阶成为了当年中国爱情的图腾。
被称为“爱情天梯”!
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爱情故事。
我们之所以被震撼,因为这种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理性人理解的范围。用一辈子的时间在深山处凿出6000级石阶,而只为心上人不滑倒;这种投入产出比根本无法用理性去衡量!
但爱情的令人动容,正是因为且超越理性的这一面,如果说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存在着净化残留是基因的驱动而并非自由意志。那么两个没有血缘的关系人之间为什么会迸发这样深邃的情感?
千百年来,无数的大师都想为爱情找一个答案。
问世间情为何物?
却自然也没有标准答案。
哲学也显然对爱情无能为力,因为哲学基于理性探讨而爱情则是超越理性的。柏拉图给过一个有趣的解释,柏拉图认为: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远古时代,两个人是长在一起的。
他们两个头四条腿,宙斯看着人类长相这么感人!
于是就提了把斧头,把人从中间一分为二。
于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宿命就成了寻找另一半,这就是爱情。
什么鬼?连体人,四条腿,两个头,一斧头劈开,寻找另一半!
柏拉图掺杂着这个神棍鸡汤的重口味志怪小说根本就是扯淡嘛!
其实,柏拉图想说的是人类对自身完满性的追求和希冀,就是所谓的爱情!
对自身完满性的追求,这个观点细品起来,别有风味。它比那些从进化论,经济学,生理学,种族繁衍的角度去阐释爱情更有意义。
爱情也能超越时间,伟大的文艺复兴先驱西方最杰出的诗人但丁一生的挚爱并不是自己的妻子,而是一个叫贝阿特丽采的女人,在但丁的传世名作《神曲》中,贝阿特丽采是引导但丁最后进入天堂的那个人。
根据为数不多的资料显示,但丁一生之中只见过贝阿特丽采两次,但这仅有的两次也让贝阿特丽采成为了但丁一生中永恒的明月。
在但丁少年时代,父亲带着他去邻居家聚会,在这次聚会上但丁第一次邂逅贝阿特丽采。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贝阿特丽采有一双如湖水般的绿色眼睛,第一次看到贝阿特丽采,但丁就被她深秋湖水般的双眸迷住了。从此,他开始了一生的相思。
第二次遇到贝阿特丽采,是几年后的一个小桥边,那时但丁在湖边看见贝特阿利彩和一个女伴娉娉袅袅从远处走来,夕阳把她的头发染成金色,像一个梦中的天使。
很多年后,但丁回忆说:小桥边的贝阿特丽采光彩照人,一袭白衣胜雪!但丁当时忘了如何呼吸。
遗憾的是贝阿特丽采红颜薄命,她1290年去世,时年24岁。
贝阿特丽采在最美丽的年龄香消玉殒,却成为但丁心中永恒的白月光。
在但丁很多的作品中,都有关于贝阿特里采的描述,在《神曲》中,但丁把贝阿特丽采写成引导自己进入天堂的向导,可能在但丁的心中,只有贝阿特丽采的爱才能引导他回归永恒的家园
如今,但丁和贝阿特丽采爱情已经过去了七个世纪,但他们的爱情并没有消亡。
2021年是文艺复兴伟大的先躯但丁逝世700周年,700年后,我们需要重读《神曲》,但丁《神曲》是文艺复兴的开山之祖,堪称一部欧洲中世纪的史诗,神曲体现了一种伟大的转变,从神曲开始,人性从漫长的中世纪神性中逐渐复苏,在人间开出美丽的花。
从但丁开始,信仰不再是唯一的道德标准。
人的善恶成为一种评价的标准,对爱情人性的关怀成为神曲的一个重要转变。
老舍说读了神曲你才知道什么是伟大的文艺复兴。
尾语:其实我也一直找答案,为什么我会如此喜欢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