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对话——“标准”
最近看的一个周轶君老师拍的一个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其中在以色列犹太人的教育的那一期中谈到一个观点,事物之间的联系没有标准答案,要有质疑一切的观点,你可以向你的上司你的父母甚至是权威人士 去清楚地表明你自己的观点,而不仅仅是服从。这让我突然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来在这种教育的模式下对自己的一点点影响:就举个生活中简单的小例子,我平常做饭比较少,最近和朋友在外面租房子住,可以有时间自己煮饭了,然后在每次切菜的时候我就会问这个菜要怎么切?切成什么形状?然后朋友就会教我怎么切,切成什么样。后来我就自己想,菜其实切成什么样子这也有一定的标准吗?非要切成这样子才可以吗?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切成不同的样子都可以啊,这就像平常每次要交个什么材料,大家都会问有什么格式或者模板?大家习惯了有一个模板,习惯了模仿,仅仅是为了避免出错。我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问?其实我是担心切得不对,可能会使对方不开心。习惯了去适应别人,去适应标准,似乎别人告诉你的就是标准不会犯错。小时侯做作业总是有标准答案,从小被标准答案束缚着自我想法观点,无论做什么都要问别人要个模板,没有了自我思想,只是一味地在标准里面成长从未跳出过这个框框里。如果在今后的教学里,我一定不要做一名无论做什么都追求标准答案的老师,我希望每一位孩子的答案都是正确的,让他们发挥想象的思维,创造性地去表达自己,不要被标准束缚。愿你们都可以成长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凭借谁的光芒!
世上本无标准,所有的标准都是人为设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