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一年一度的家长会上,我作为班上孩子的家长,也是班上班委会成员之一,受邀在班上发言,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说说孩子上学以来的变化。根据我平日里与班里其他家长们的聊天,我选取了家长们的困惑之一结合自己平日里的做法在家长会上做了分享。以下就是我在家长会的发言稿。
导语:所有的技巧和方法都应建立在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以及让孩子确信你爱他、帮助他、支持他的基础上。
尊敬的各位老师和亲爱的各位家长们:
你们好!
我是咱们小三班小贝壳的妈妈宋凇,也是咱们小三班家委会成员之一。
已经过去的一学期里,非常感谢老师和家长们每一次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在已经到来的新学期里,咱们班加入了新学生、家长群里有了新成员,我相信通过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在本学期继续营造和谐温暖的大集体。
今天有幸站在这里,我就不多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了,此刻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分享孩子上学日里起床困难的问题。
早上闹铃响了,孩子把被子捂得更紧,叫孩子起床,孩子不情不愿,有时甚至会直接反驳:我不要起床……我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家孩子在去年入冬天气突然变冷、家里又没开暖气的时候,在上学日出现了起床困难症。早上时间本来就紧张,孩子因为起床困难而拖延了时间,如果家长情急之下发脾气势必更影响起床效率了。经过各种尝试后,我总结了我的应对办法跟在座的大家分享。
一、换位思考、稳定情绪。
育儿方面,我经常做的是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孩子所处的年龄和环境去考虑自己能不能做到自己要求的那样,如果可以,我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或者克服了什么样的心理障碍才做到的,之后我会在时间宽松、氛围比较好的睡前时光用充满童趣的语言跟孩子分享我的这个心路历程,孩子经常会听得津津有味,随后在某个时刻会让我重复讲给他听,孩子听到心里后潜移默化地就会影响到孩子;如果我做不到要求孩子做的那些,而孩子又必须要完成,我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支持才能帮助到孩子。
说回到孩子起床困难,家长不停催促肯定是最无用的,越催促越急躁,人在情绪不佳、不够松弛有度的情况下做事情很难出高效率,所以大人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沉着冷静,还要胸有成足,要有见招拆招的小招数,这里说到的小招数就涉及到我下面想说的叫早方式。
二、叫早方式。
幼儿期的孩子很喜欢趣味性的话语或游戏。给孩子即兴编一些趣味性的故事或游戏调动小盆友的兴趣。
去年冬天有一天早上起床闹钟响起来、孩子眼睛还没太睁开的时候,我看到窗外的楼房被太阳光照得很漂亮,我即兴跟孩子说:哇,太阳公公起床咯,他在窗外叫我们、给我们点名咯。说完,孩子从被窝里探出头问:在哪儿呢?在哪儿呢?我就若有其事地指着窗外某个阳光照到的地方跟他说:在那儿呢,你看,他说要准备点名咯,问我们谁先穿好衣服裤子和鞋子,就给谁点赞。小盆友觉得有趣,很配合地就速度起床了。还有的时候,这些即兴发挥不起作用的时候,我会用看他喜爱的动画片来诱惑他,我们家孩子从两岁起开始看动画片,我们从最初到现在养成的习惯是每天看电子产品半个小时、定2个闹钟也就是每15分钟闹钟响一次,两个闹钟的时间由他自主选择是全部用在早上,还是早晚各分配一个。闹钟时间怎么分配、起床后做些什么,我都会在给他穿衣服的时候跟他商量约定好,因为这些小决策和流程是由他一起参与的,他能够从中找到为自己做主的主动性,而且他对看动画片很期待,所以起床效率也随之提升了。
这是我用起来比较顺手的方法,也就是说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孩子的例行事宜加入一些孩子可能感兴趣的有趣元素,并让孩子参与其中进行决策,孩子找到了主人翁的感觉,自然就会被带动起来。这些都是要建立在对孩子当下感兴趣的点足够了解的基础上和有良好的亲子信任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三、晚上早睡。
不论如何,孩子睡得好、睡得饱,早上自然醒会相对容易很多。大人也是如此,而且睡足了,醒来后精神状态也好。对于精力充沛的孩子来说,早睡的前提是保证白天有足够的活动量,孩子玩累了感到困乏,自然就熬不了太晚。我们家孩子时典型的睡渣、精力充沛且贪玩,不玩到精疲力尽绝不对睡眠乖乖就范,我们常玩的游戏是老鹰捉小鸡、赛跑或者打球,这些活动量大的游戏和运动比较能够帮助孩子放电。另外就是在孩子困乏的时候,捕捉到孩子困乏的信号、给孩子创造适合睡觉的安静环境。
四、日常陪伴中下功夫
在孩子和自己都比较放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可以跟孩子讨论早起的直接好处,比如可以多玩一会儿自己喜欢的玩具等。还可以在睡前和孩子一起预测第二天早床后可能发生的事儿以及上学路上会碰到的人儿,早上喊孩子起床的时候提醒他一起验证晚上的猜测。因为有猜测是否准确的期待,就会为孩子起床助力。另外就是前面说到的日常陪伴中,观察和了解孩子感兴趣的点、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这些是我的一些小心得,有班门弄斧之嫌,还望各位别见笑。
最后,感谢学校为我们构建了家委会这个家校沟通的平台,我身为咱们小三班的家委会一员,为此感到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后续的日子里我会尽心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今后工作中,大家如有好的想法或建议,欢迎主动与我交流,以便及时向班级或园里反馈。
谢谢各位的聆听。
宋凇
2019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