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新换了一本书,同样是读书的书,这本书的推荐评分比上本书高很多,等这本消化完事,在去看原来那本。
特别喜欢作者的一个观点,阅读的目的是增进对世界的理解。
感悟一,读书真正的意义有两种
第一种掌握更多资讯,
第二种:提升理解力,读一开始不了解的东西,这个东西的水平就是比阅读的人高上一截,所以认知能力就会跟着很快提升
掌握咨询一般都是同一个水平的,只有理解力的提高,才会让认知得到大幅度提升。
那么有一个问题,读书时读那些不太懂的才是最有效提高理解力的方式吗?
第一:是一开始时不相等的理解程度。作者的高度一定要高于自己
第二: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要达到能和作者同频的层次。
感悟二:阅读可以看成一种活动,只要是活动了,就会有主动参与输出还是被动等着吃食。
第二:作者特别强调一定要提高主动性,因为越主动,输出越高,就越有效果
这个很有感触就是每次读书会最大收获的一定是学委。
很形象的一个比喻就是作者是一个发球的人,读者是一个接球的人。一般情况下发球的人肯定会努力让接球的人接到,但是发球技能有很多,能接收到多少也看读者能领悟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