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冬,齐、郑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庚戌,郑伯之车偾于济。
鲁隐公三年冬天,齐国和郑国在石门会盟。石门是齐国的领地。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僖公。
郑庄公寒冬腊月跑到齐国去和齐僖公会面,不小心在济水翻了车。
《左传》惜墨如金,为什么要特别记载这么一个细节呢?
杜预以为,可能是郑庄公在途中遭遇了大风而翻车。这件事情颇为古怪,所以要记下来。
竹添光鸿则推测:郑庄公毕竟是得罪了天子,心里不太踏实,再加上和周边国家也处于交战状态,急需要找到强大的盟友,所以才不顾天寒地冻,跑去和齐僖公会盟。“车偾于济”,说明他赶路太急,主要也是内心焦虑啊!
貌似说得有道理。
接下来记载的,是卫国发生的事。
【原文】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这是追述以前发生的事。
卫庄公娶了个齐国老婆,史称庄姜。庄姜是个大美女,《诗经·卫风》中的“硕人”一诗,便是为她而作。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可以说是中国古典美女最经典的写真。
尤其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传神达意,令人浮想联翩。
也许是天妒红颜,庄姜竟然没有生育。
卫庄公只好和小老婆——来自陈国的厉妫,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孝伯。孝伯不幸夭折。厉妫的妹妹戴妫(估计是媵妾)又给卫庄公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公子完,也就是后来的卫桓公。
看过《芈月传》的人可能知道,媵妾的儿子,是算作主母的儿子的。因此,公子完也就是厉妫的儿子。而且庄姜对公子完也很好,视为己出。
既然有君夫人认可,公子完作为卫庄公的继承人,便毫无悬念了。
【原文】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公子州吁,乃是“嬖人之子”。
什么叫公子?春秋时期,诸侯虽有公、侯、伯、子、男之分,但是可以笼统地称为“公”。诸侯之子叫做公子,诸侯之孙叫做公孙。不像后世,只要稍微有点地位的人家的称子都可以叫做公子。
什么叫嬖人?出身微贱,而受到的宠爱,便叫嬖人。
公子州吁也是卫庄公的儿子。他的母亲,可能是宫中的侍婢,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卫庄公有了鱼水之欢,胎珠暗结,生下了州吁。
宫中的这种露水姻缘,本来不值一提。固定的剧情是,一夜云雨之后,国君便将这事给忘了,直到侍婢生下儿子,才拍着脑袋回想起来,命人送去一些衣物,赐个名字,算是认了这笔风流账。这个儿子——确切地说是私生子,在宫中是没有地位的。时下的风气是子以母贵,母亲的地位又因娘家的地位而定。侍婢世代为奴,连个娘家都没有,谈得上什么地位?侍婢的儿子,只不过因为身上流了国君的血液,才勉强被人叫做公子罢了。但是,卫庄公对这位不知名的侍婢,显然是真爱,一夜缠绵之后,夜夜流连,将一众妻妾都丢到了一边。而且爱屋及乌,对州吁十分宠爱。再加上州吁喜欢舞刀弄枪,庄姜对此十分讨厌,卫庄公却不加禁止,这便难免引起非议了。
大夫石碏对卫庄公提出规劝:爱子是人之常情,但不能是溺爱,而是要教他做人的道理和行事的规矩。小孩养成骄奢淫泆的习惯,主要就是因为太过宠爱。您现在这样宠爱州吁,难道是想立他为世子,将来继承君位吗?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尽快明确,把事情定下来。否则的话,必定会酿成后患。
石碏这是正话反说,他明明知道州吁不可能继承君位。但是,州吁享受了太多的父爱和太高的待遇,“贱妨贵,少陵长”,对于公子完便不会有尊敬之情。日后公子完继承了君位,州吁作为臣子,肯定不能适应这种身份的变化。对于国家来说,这就是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聪明的国君,绝不应该在这种事情上犯错误。要知道,诸侯的家事就是政事,来不得半点含糊的。
卫庄公不听石碏的建议。他大概在想,什么六顺六逆,老子爱谁谁,你管得着嘛!
有意思的是,石碏的儿子石厚,却和州吁交往甚厚,连石碏劝他都不听。
等到卫庄公去世,卫桓公即位,石碏便告老回乡,不参与政事了。
原因很简单,眼不见,心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