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看到“家庭治疗”这个概念当时就很好奇,它与传统的个体治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但一直没有去学习过。所以当知道有家庭治疗培训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就报名了。6月15-16日在吉首大学举办的“系统式家庭治疗”短短两天的培训,认识了新朋友,也重逢了老朋友,收获多多。相逢是缘,感恩遇见。
我相信每个人的收获都是满满的,我也了解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哲学观,比如:系统观、建构论、情景化、问题观。学会了从资源取向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让生命个体看到希望。接触到很多新技术,如去三角化、绘制家谱图、六宫格找资源、对话技术、改释技术、生命线技术。培训中我注意观察戴老师的控场及提问技术,热身游戏让我学会从讲师的角度去设计活动的好处,大量案例的引用让培训有血有肉,讲师的自我暴露很好的诠释了后现代治疗的理念:表达即疗愈。最后的结训小结,让每位成员当众表达,讲师与成员都看到了每个成员的存在。正如我在小结时所说的那样,无论学了多少技术,都要做到“以人为本”。我们是做咨询也好还是平常的人际交往也好,都应该做到:看到、听到,感受到。学会倾听,学会共情,学会提问,这些是咨询师们所需要练的基本功。我发现家庭治疗的很多理念与叙事治疗是相通的,这就是后现代治疗的共同之处。
后现代治疗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思潮,是后现代主义时代精神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反映了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信息社会,从产业商品过渡到消费商品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态。经典疗法有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与治疗、叙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及家庭疗法等。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家庭治疗的特点: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
家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我们每个人从生命诞生开始,就与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是我们的起点,也是我们生活的终点。无论我们是以何种身份来学习心理学,最终的目的都是想要让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和谐。过去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当中,往往忽视了家庭这个因素,特别是有一些家长,当孩子出现某些问题的时候,总是让咨询师去搞定孩子,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是有问题的。同时在做咨询的过程当中,咨询师们也往往忽略了系统观,只看到来访者个人的问题,简单地指出问题,直接给建议,扮演专家的角色,让来访者产生了一种无力感或罪恶感。
我也曾参加过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培训,也绘制过家谱图,有的人在现场哭得泣不成声,表面上看起来培训效果很好(有的人总误认为参与者哭了就有效了),但是却让我担心有的人会把自己所有的不快乐归罪于自己的原生家庭,这是因为讲师没有从资源取向这个角度引导个体去看待自己的原生家庭对自己的积极影响。很多人自己不成长、不改变,一辈子都有受害者情结,实际上我们的原生家庭是不该背这个黑锅的。在此也想提醒各位热爱心理学的朋友们,一定要有辩别地去参加培训,要系统化的学习。而作为心理咨询师,要对这份职业有敬畏之心,要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爱,陪伴来访者寻找生命中的有利资源,让来访者成为自己问题的解决专家。
家是伤心地,也是避风港;家会伤人,更能暖人;家是起点,也是终点;放下过去,珍惜现在,规划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