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见的咨询形式是:来访者向咨询师讲述自己的情感问题,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问题描述进行分析,了解症状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而在《婚姻调查》这本书中,有个一反常态的咨询方式,它不只听一个人说话,而是两个人都在说话。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诉求。
然后我们惊讶的发现,“渣男”们原来如此委屈,“渣女”们原来各个有理有据,“恶徒”们原来如此孤单……
所有人,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光怪神离,那么狼狈不堪,都是普通人,带着原生的问题,与社会的矛盾,在人世间去寻找爱。
抛弃一些偏见,你会更加冷静,会最大限度地避开道德的审判和情绪上的冲动,然后去了解这个人,你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01
在我咨询的案例中,有不少女性来访者他们都很痛苦,在做咨询的时候他们描述着男人的不负责任、不给予安全感、又挫又穷以及自己在这段感情中所受的委屈。
我理解大家的感受,也相信它是真实存在的。
在一种极端情绪下,人们会不自觉地,在记忆中搜索伤害者的一切负面事件,特别是程度最严重的,让我们最痛苦的,必然在脑海里一个不落的搜寻一遍。
但这种痛苦,却是被我们当作是一种隐约欢迎的情绪。因为强调了伤害,会让人享有道德上的优越。
伤痕累累,比之于毛发未伤,更让人自觉德行完美。
于是,很多人会在这种正确又痛苦的心态的驱使下,开始向亲朋好友、陌生网友、情感专家,喋喋不休地控诉,在一些公共场合和社交圈诉说着自己的痛苦经历。
03
当然,这种控诉,虽然有点小家子气,但也是一种自我疗伤,没有什么值得鄙视的。
但要明白,我们之所以控诉,不是为了占据所谓道德的制高点,而是要合理解决这段亲密关系。单方面的抱怨,占据道德高位的控诉对于两性关系的亲密,不但毫无助益,反而使局面困难重重,难以打开。
在心理学上有个共识:在两性关系中,对错是最不重要的东西,甚至,反复强调这个,还会成为刀锋和巨石。
4
在问题的婚姻中,夫妻双方都是孤独的。
在这样的夫妻看来问题都是对方的,要改的也是对方,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两个人都会这样想,于是,都在消极等待,都没有积极改善,就这样对峙下去,慢慢的也会变得同床异梦,夫妻间的关系日渐冷淡。
比如,丈夫对妻子说:“我觉得女人还是要骚一点……”
妻子说:“我觉得你三观不正。”
或者,妻子做完一天的家务,抱怨说:“我累死了!”
丈夫不以为然:“成天待在家里,有什么累的?”
这样下去沟通就停止了,情感能量也会濒临匮乏。
如果后者继续评论或者批判,后者就会很心烦。这也代表了另一种讯息:你是错的,你是鄙俗的,你的劳动没有意义,你不值得我尊重。
于是,前者就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要么,会导致争吵;
要么,会导致更深的孤独。
05
相反,幸福的家庭里,大家没那么在乎对错,而是更在乎彼此。
比如,妻子会继续倾听:“为什么呀?”
丈夫道明了原因。
妻子摆了一个妩媚的姿势,说:“那你觉得我呢?”
这样夫妻二人便会进入一个充满幸福、温馨的婚姻生活。
而在家务事例中,丈夫也不会贬低妻子,而是感受她的感受,说:“每天在家忙里忙外的,我还不能多陪陪你,老婆辛苦了。我是什么福气娶了这么贤惠的妻子。”
妻子听完丈夫的赞美后,会和丈夫进行良好的沟通。
在交流之中,爱就开始流动。
感受到对方的情绪,让两个人联结,有呼应,有亲密,才会两性中最重要的事情。
也就是说,在婚姻里,没有真正的对错,而是爱是否流动,亲密是否存在。
有爱,有亲密,有情感的流动,就是对的;相反,无爱,无亲密,无情感的流动,就是错的。
在婚姻中,两个人有矛盾的时候,不是去分出谁对谁错,既然是决定了对方是那个可以长相厮守的人,就不要忘记初心。婚姻是为了彼此联络,去创造亲密丰盛的生命,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对错。
无论多么艰难,还是要记住:当头脑开始评判对错,进入各种妄想之时,记得我们一起回来,回归初心,回归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