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两件发生在我的身上与疾病有关的事情。
(一)
上周六孩子生病了,发了五天烧,今天刚刚好。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是流感,因为她的很多同学都感冒了没有上学,就没有给她吃消炎药,只是吃了一些普通的退烧药,进行了物理降温。结果三天仍没有退烧,这下我们有点慌了。领孩子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开了验血的单子,发现有细菌感染,开了消炎药。吃了消炎药三天,烧退了。我的心情也轻松了。
之所以要以这件事开头,是因为我今天一直在想,为什么从小到大我们经历了孩子这么多次的感冒后,仍然会出现如此自以为是的判断?
我回忆了下以往的经验,结果发现,每次孩子的病好了以后,我根本没有认真思考过,这次的症状有什么特征,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是流行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
仍然会自以为是的给她吃一些自己以为有效的药。
而每次退烧之后,我会很快在记忆里将这些不好的记忆消除,赶紧松一口气,想着孩子的病终于好了。
然后呢,下次孩子发烧时,我还会自以为是的进行判断,只不过,有可能下次蒙对了,或是因为某种原因,在去医院之前她的烧就退了。这有50%的机会。
在疾病面前,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总是自以为是,又总是在判断错误后仍然犯同样的错误。
这仿佛是一个跳不出去的思维怪圈。
(二)
2012年的时候,我得了一次急性胃穿孔,现在想来真是运气好。刚刚到单位,屁股还没坐热,一般热流就穿透了胃膜,流入了腹腔。那种疼痛感真是此生难忘。毫不夸张地讲,我在办公室已经疼地嗷嗷直叫了。同事们赶紧打了120,20分钟后,我已经躺在了附近一家部队三甲医院的急诊室。
在我一声又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中。陆续来了三个大夫,他们都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的后背疼不疼?
我说不疼。至于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我当时想死的心都有,哪还会想他们干嘛问这个。
下午一点钟,我被推进了手术室。因为急性胃穿孔后,胃里大量的胃酸流入腹腔,如果不及时做手术,极具腐蚀性的胃酸会烧伤腹腔内部,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手术后,医生查房时告诉我,我的腹腔共冲了三次水,冲的时候里面都是红色的。烧红的。
这时候我才问了医生,为什么在急诊的时候,会问我的后背疼不疼。
医生告诉我,如果后背疼,穿孔的位置就有可能是在胃的后部,如果是这样,这个手术就要开刀,把胃翻过来,才能把穿孔的位置找到,并补好。而如果位置在前部, 一个微创手术就可以了,不用开刀。
原来如此。谢天谢地,穿孔的位置在胃前部。
其实在之前,我一直有在吃胃药,胃部也经常有一些烧心的感觉,就在穿孔的前几天,那种烧心的感觉尤其严重。我也感受到了某种不对劲,还约了一家医院去做胃镜。结果,约好的胃镜时间还没到,就提前进了急诊。
(三)
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到底有多了解?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两种特别极端的态度。一种是极度自信,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才是最清楚的。他们对身体的危险信号视而不见,甚至主动回避。对存在哪些潜在的疾病危险,哪具器官不太好,完全忽略。
这些人如果患了病之后,是特别不容易相信医生的话与诊断的。他们不相信医生,不相信医疗手段,而会选择一些自己主观意识上认为对的治疗方法与药物。
而另一部分人,则完全是缺乏自信。对自身的疾病无任何认识,对医生不是信任,完全是依赖了。一旦生了什么大病,就会完全失去自我判断。
那么作为普通人,在患了病之后,正确的态度是什么?
我想,是既不要对医生的话盲目地相信,也不要有太多怀疑。
这话好像是废话。再多说一句废话就是,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身体,之后再做出怀疑或是相信的判断。也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认识与判断。要知道,你一定是比医生更了解自己身体的人。
这么说并不是否认医学的判断,而是说,你的生活习惯,你的性情,你的心态,你的身体应对各种情况的反应,这些其实都是你判断身体状况最重要的信号。
这些没有人比你更清楚。
(四)
说到这,推荐一本书给大家,也是我最近刚刚读完的一本书,或许可以帮助你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只有医生知道》系列,这套书共有三本,是协和妇产科医生张羽将自己的从医经历做的一次回顾与思考。语言麻辣,戏谑,但不轻飘,这也是这本书的基调。而至于书中的内容,尤其对于女性朋友真的有必要认真读一读,你会发现有些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原来这样无知。
书中所讲的一个个真实的问诊事例,不仅仅是向读者展示一个只有医生知道的世界,还是在传递一种观念:不应该只有医生知道。
人们对身体与疾病的认识存在太多的误区。而这些在医生看来,往往是一些基本常识的东西,却仍有很多人不了解。对于女性来说,对自己的身体缺乏了解的后果,会非常容易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而不自知。
我想,年轻的女性通过阅读这本书,起码可以在女性健康与疾病认识上建立一种常识,修补很多观念上的问题,同时书中也有一些医学科普,可以帮助自己扫扫盲。
除此之外,这本书其实对医疗之外的思考也满多的。
能感觉到作者其实更多地是站在医生的角度来看待与分析问题。医生与患者,医生之间,医生与医疗体制,人性的博弈其实无处不在,那双看不见的手,在医疗领域伸得更长。不过,我觉得作者还是理性的,所以也较认同她的观点。
因为作者看待很多问题的角度并非完全从对立的两面,我更愿意解释为是侧面的观察。其中有牢骚,有残酷的对比,也有感动人心的温暖。
不管怎样,我们随着一个医生了解了她的故事与经历后,也许应该树立几个观念:
第一,多换位思考,无论是看病,还是看待医疗这件事。
第二,我们去医院是看病,不是托命。
第三,在医生面前,不要放弃自己的选择权,但也不要盲目自信。
其实还想推荐一本《重生手记》,就留到下次再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