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帝”“禅位”于大禹。大禹曾向“舜帝”举荐皋陶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因皋陶早逝,皋陶的儿子伯益协助大禹治水,功劳巨大,“舜帝”便指定伯益为大禹的继承人,并指定大禹之子启在伯益手下“为吏”夏启。
大禹死后,伯益作为大禹的祭祀者和“法定继承人”需守大禹陵墓三年。大禹之子“夏启与友党攻益而夺天下”——他杀死了伯益,夺取“中华大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位,推翻“禅让”制度,建立起夏王朝。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伯益之死,激起东夷部落的众愤。赢姓各部落如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渔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等氏族联合伐夏。
夏启为安抚东夷集团,只得封伯益长子大廉为陆国国君(袭赢姓,后为秦氏的始祖)。大费一支向西北迁徙,途经河南温县、山西屯留、晋中徐沟,族属蔓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封伯益次子若木为徐国国君(后为徐氏始祖),在伯益(大费读bi)的故有领地——费地(伯益的费国,国都在今山东费县西北15公里处的上冶镇古城、毕城。若木五世裔,坟葬郯城北,现存豹公墩),若木建立起徐国第一个“徐国国都”(在山东泗水县东南汉舒村,)夏启还封皋陶后裔建立徐国的同姓国——六(读lu“陆”)国、英国和再许国(均在今安徽六安地区一带)。
在东方起兵的同时,西方有扈氏也起兵攻夏大战于“甘”。夏启战胜有扈氏,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机器,确立了夏王位的世袭制。夏启死后传位与子太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