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无法走出心理的阴霾。
“今天和家人大吵了一架,为什么我的父母不能理解我?我感觉我的原生家庭很糟糕,我的父母没能给我创造好的物质条件,没能让我赢在起跑线上。”
“他有了别的女人, 不要我了,为什么可以这么不负责任。”
“今天工作很不顺利,客户不喜欢我的方案,我又被老板骂了一顿,我很倒霉。”
“我想要钱,可是我没有资源,没有途径,没有人脉,我做不到。”
“今天看到一条负面新闻,为什么现在这个社会那么道德败坏?”
如果你恰好对以上其中的几个例子感觉到共鸣,那么你可能需要警惕你脑中的受害者思维。
想要告诉你的是,
除非你同意,没有人伤害得了你。除非你放弃了控制权,没有人伤害得了你。若非拱手让人,任何人无法剥夺我们的自尊。
也许会有人说,说什么未得我同意,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难道痛苦是自找的吗?这样的观点委实让人难以接受。
我们探索到内心最深处,问问自己:是否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反应?痛苦与不执着于痛苦,是否是自己的选择。自己可以选择自怨自艾,也可以选择自强不息。
什么是受害者思维?
受害者思维,某种程度上是自我成长不完善、不为自己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成长分为三个层次:
1.依赖
围绕着”你“这个观念——你照顾我;你为我的成败得失负责任;事情有差错,我便怪罪于你。
2.独立
围绕着”我“的观念——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
3.互赖
从”我们“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自助、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开创伟大前程。
受害者,容易被自然环境所左右,在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的天气,兴高采烈;在阴霾晦暗的日子,就没精打采。在社会中也如此,如果受到礼遇,就愉快积极,反之则退缩逃避。心情好坏建立在他人的行为上,别人不成熟的人格反而是控制他们的利器。
出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反思自己出现什么问题,导致问题的发生,而是把责任推给了对方,认为是别人做了不对的事情,自己才受到不好的待遇等等。或者哪怕是觉得自己也有错,但是想到对方,还是觉得别人的不负责任让自己受了伤。
事情是客观的,可我们在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上,加上了情绪和消极的态度。事情无法改变,可是仍然可以选择正向的活法。
怎样才能卸掉受害者思维呢?
1.像管理企业一样制定好自己世界的规则
每个人都在自我认知上构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要有它的秩序菜能运转地井然有序,保证自己的快速的成长和迭代。比如工作、家庭、财富、情感、人际关系等等。
2. 像戒烟一样戒掉抱怨、受害者思维
把不要抱怨、没有受害者思维列入到自己世界的规则里,写下来,变成自己的行为准则清单,时刻觉察自己是否当下有了抱怨和受害者思维,做好记录。如果有,尽力去转移。当别人在抱怨,不要也跟着一起抱怨,不要和别人一遍一遍的倾诉自己的遭遇,外界的意见会像滚雪球一样,让抱怨滚成巨大的负能量侵蚀自己。
先从这一条做起,坚持做,坚持记录,慢慢地再对其它的规则细化,自己也会变成一个因为有了规则,而变得有存在感和重量的人。
3.不要否定自己,不要说“我办不到”
语言能真切反应一个人对环境的态度。有受害者思维的人,言谈中就会流露出推卸责任的个性。
“他让我火大到不行!“意味着,责任不在我,是外力控制了我的情绪。
“我不得不这样做。”意味着,迫于环境或他人。
”要是他的脾气好一点,“意思是,别人的行为会影响我的效率
言语态度对照表:
<受害人
我已经无能为力
<正向思维
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受害人
他让我火大到不行
<正向思维
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受害人
我不能
<正向思维
我选择
<受害人
我必须
<正向思维
我情愿
<受害人
如果……
<正向思维
我打算……
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自内开启的”改变之门“。除了自己,没有人能为你开门,只要你愿意敞开心灵,抛却受害者思维,把正向的思维化为习惯,成功圆满就在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