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公里的生命方舟》

    (每星期二次,每次3小时,是家婆需要透析的时长,2.2是从家到医院的公里数)下班迟了,出门稍晚,泡好的茶被我遗忘在饭桌上了。一上车,师傅偏着头,朝我笑道:“你坐我的车好几次了。”

“有可能。”我也笑了,

“上次陪老人家一起的,是你女儿?跟你挺像。”他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两秒,随即收回。起步,转向,车缓缓汇入车流。

“她放假,正好换换我。”我答道。车内干净,整洁,一缕极淡的柠檬香在鼻尖萦绕,沙宝亮极轻的“暗香”,从白色音响里流出来。他穿一件白色短袖,胸前的风景画微微倾斜,随身体的转动而起伏。直到下车,我也没看清画里的世界。

他说八月才带两个孩子旅行,国庆得加班赚钱;说自己是下班后,抽空跑车;说不赶时间,让我们慢点。他不会打开轮椅,安置在人行道上,连声道歉。最后,他隔着车窗朝我们喊:“老人家慢点,注意安全哈。”“谢谢您,师傅!”我朝车子回道。愿您平安喜乐,热心的师傅。 我在心里,默默补上这一句。

戴口罩,刷脸,称体重。

推门进入透析室,一曲 “同而不同的命运交响乐” 便在耳边奏响。

视觉是复调: 忙碌的护士,穿衣下机的,脱鞋上机的,坐在床上等待的,站在床边陪护的家属。

听觉是混响: 机器平稳运行的绿灯滴滴声,加药时黄灯的嘟嘟声,刺破宁静的红色警报声,指尖点击触屏的沉闷声。咳嗽声,打呼声,笑着的聊天声,打电话,发语音,看视频,刷抖音,打游戏,追剧……声与声交织,无从分辨。在这片喧嚣里,手机的屏幕连接着里面与外面的世界;而冰冷的机器,正被那穿流而出的、赤红滚烫的血,一次次温热。

“婆婆,来了啊。”半个老乡、80后的刘护士推着药品车,远远打着招呼。

“今天迟了点”,我答,牵着家婆,等着她的频率,看着她鞋底擦着地面,一步,一步,我们缓缓挪向18号病床。

透析室,白底血红的小世界。它是病人的生命线,是载着苦痛与希望的方舟。

“老刘还没来?每次都是他‘吆鸭子’。”14床家属说。

“来了,我看见他们去厕所了。”13床接话。

护士回头扬声道:“要喝水的、上厕所的、没称体重的,抓紧时间!马上上机了。”

13床笑指14床:“你还不去?上次透到一半,火急火燎的!”

“哎呀,你不晓得,我那天拉肚子!再慢一步就拉到裤子里了!”

“这儿有便盆,你自己不用。”

14床的嘟囔声,被一圈圈旋转的透析机卷了进去。家婆望望这个,又看看那个,听不清让她选择沉默,读着她眼神里的茫然,我俯身,在她耳边问:“带糖没有?”她摸摸右口袋,又按按左口袋,像小学生交作业一样,认真地掏出半张皱巴巴的纸巾、一部老式掉漆的手机。好半天,那只干枯布满褶子的手,捏着一颗薄荷糖在我眼前晃了晃,又缓缓揣回兜里。接着按亮手机屏,蚕豆大的黑底绿字跳出来:12:58  2025/9/30 二  她举着手机说:“还不到一点。”

“姐姐,喊婆婆躺下,我马上来。”刘护士喊道。

我轻拍家婆,示意她躺下,为她解开领口的两粒纽扣,露出脖子上的纱布。

刘护士利落地拉紧手套,看着平板问:“有没有哪里出血?”

“没有。”

“跟上次一样,透300,3小时,加一次水……”

“滴滴滴——”15号机的警报骤然响起,红灯急促闪烁。刘护士走过去,带着“魔法”的手指在屏幕上轻点几下,红灯秒变绿灯。

“15床,刚上机你就想下机回家啊?”14床打趣道。

“15床,刷抖音声音小点哈,等会我要睡觉。”13床边说,边用手指向上滑动屏幕。

“我今天带着耳机呢。”15床偏偏头,示意大家看他的耳朵。

我们旁边的17床,机器也发出犀利的警报。她被吵醒了,头微侧,齐耳短发,身形瘦小,暗黑的脸上双眼微睁。蜷缩的身体动了动,一只穿着肉色丝袜的脚,从被子里滑落出来。刘护士再次施展“魔法”,世界重归寂静。

我见护士接好管,说:“今天不用纱布,用敷贴。”

“要洗澡啊?”

“嗯。”

值班医生走来,撩开被子,用食指轻按了一下家婆的脚背,随即拉高裤腿,检查脚踝和小腿。

“不肿哈,婆婆有没有哪里出血或者不舒服?”

“没有。”我答。

医生点着平板,“今天用药跟上次一样,脱300,加水100,3小时,肝素2000。”

“好的,谢谢医生。”我连连点点称谢,

“不客气。”

她走向16床,办公区传来明亮的声音:“马医生,病人下机了,找你开药……”

“让他等一下,我马上过来。”……

“18床家属,上完机了。”

“好的,好的,谢谢。”

刘护士推着车走向配药房。我拿出手机,按亮屏幕,给家婆看时间,然后指指家属等候区,她点点头,随即转向右边,用眼神紧紧地、默默地追着刘护士远去的背影,直到那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

  我独自坐在等候区,看着长椅上睡觉的老翁,听着那听不清、重复又重复的抖音声,以及低声聊天的熟悉的陌生人。我一点不觉得吵闹。一束光从大幅透明的落地玻璃窗射进来,正落在那盆不知名的绿植上。我从包里翻出汪曾祺的《人间烟火》,继续阅读。

三小时后,透析顺利结束。

走出医院,桂花的残香沁入我整个身体,尾调是一股浓浓的芋儿烧鸡的酱香,猛然唤醒我的胃。我推着轮椅和家婆在路边等车,身后的便利店随风送来王菲的歌声:“世界赠与我虫鸣,也赠与我雷霆……”。

    看着的士车窗外,一点点远去的桂花树,我们也结束了今日的方舟之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星期二次,每次3小时,是家婆需要透析的时长,2.2是从家到医院的公里数) 下班迟了,出门稍晚,泡好的茶被我...
    木潼阅读 441评论 0 4
  • 刚到小区门口,便看见滴滴车已在路边等候。我加快脚步,拉开后座车门,跟师傅报上手机尾号,随即转身去扶家婆,几乎在同...
    木潼阅读 643评论 0 4
  • 刚到小区门口,便看见滴滴车已在路边等候。我加快脚步,拉开后座车门,跟师傅报上手机尾号,随即转身去扶家婆,几乎在同一...
    木潼123阅读 32评论 0 2
  • 青春如海风 吹着青春的的舟飘摇曲折的度过时间的海! 喜欢冰心奶奶的青春 我的青春年华大多数是在医院度过,我出生农村...
    肾友杯阅读 3,803评论 1 2
  •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加【不一样】之人群 征文 序 一个人,总是习惯在去与回的路上,原本的通路淤堵时...
    草又生之本草阅读 7,809评论 21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