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有效沟通: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崔佳
05 赞赏学生的能力
老师的赞赏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帮助学生内观,找到并发展自己的优势能力,自主寻求问题解决的资源。
学生的问题和困扰属于他自己这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学生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你只要提醒他,他拥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和资源,剩下的由他自己找到答案。
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激发,激发起学生的信心和力量。
描述学生的行为表现+提炼学生行为表现中所体现的某种能力+表达老师的感受
06 赞赏学生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的一种内心尺度,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倾向体系。
老师要发现学生的价值观,尤其是那些有助于学生积极行为发展的价值观,并及时给予赞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先情绪后事件”的处理方式也是心理学应用的典型模式,也请老师熟记于心,按图索骥。
具备“独立”价值观念的学生,他的目标并不在于问题解决,而在于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能力,他更看重自己的成长。
07 赞赏学生的身份
一个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转化,对他的行为、能力和价值观的塑造都有决定性的作用。
描述学生的身份+描述与学生身份相匹配的价值观+描述佐证学生身份和价值观的学生行为表现+描述学生行为中所体现出的能力+描述老师的感受
08 赞赏学生时的注意事项
我倡导,每个学校都开展“赞赏电话行”活动,每个学期老师都给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的家长打至少一次这样的“赞赏电话”。尝试一下,看看你的班级会有什么不同!
你要学会做一个单纯的赞赏者。不再总去注意学生做错了什么,而是有意识地努力寻找学生做得好、表现出个人特色的地方,并对他们进行真诚的赞赏。
在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氛围中,赞赏与要求/批评的比例至少应该控制在5:1的比例。也就是说,你要赞赏学生5次,才可以批评或提要求1次。你可能觉得这样太困难了,没关系,多练习就好了,谁也不是天生的赞赏者。
这其实是语言运用技巧的问题。老师赞赏学生时,尽量用正向的语言,如:把“我发现你不爱发脾气”改成“我发现你性格很平和”;把“你好像没有难过的时候”改成“你好像总是很开心”;把“我布置任务的时候,你从来不推辞”改成“我布置任务的时候,你总是很快地去做”;把“我批评你的时候,你没有找借口”改成“我批评你的时候,你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认真反思下次的做法”;把“你也不想当个不负责任的人”改成“你希望自己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对学生而言,正向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指引。
同理,老师需要有心!你要有心观察学生平常的表现,并且暗自记下来。如果你记性并不是很好,就记录在记事本里。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哪怕你赞赏的是学生的同一个特质,但是也要用不同的事例举证,听起来既有新鲜感,也能够感觉到你满满的诚意。看起来有点麻烦,真正形成习惯之后,就变成自动反应了。
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不断地肯定他们,着重强调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一面。
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行为和表现,而是学会思考学生的行与思、言与做所带来的积极效果以及给你的感受,之后,你只需要表达出来就好。
09 小结
要赞赏学生,老师的意愿是最关键的,包含三个环节。老师愿意观察。悉心观察学生的各种特质和表现。老师愿意表达。老师愿意掌握赞赏的方法。
我的感悟:这学期,儿子转进一个新学校,到今天才不过一周半的时间,魏老师已单独发微信赞赏他两次不同方面的好品质,作为家长我听到是很幸福的。对此,联系到我的工作里,我基本不与家长直接接触,与班主任接触更多,从今天起,我准备在与班主任的交谈中,多多赞赏学生的优点,不谈缺点。通过这学期感受下赞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