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自道光之后,开始走向衰落。但道光帝是个节俭勤政之君,只是能力欠佳罢了。而他的儿子,连他半点都不如,狭隘无能不说,因其不懂制衡之术,致使女人专政半世纪,流毒遗害中国近百年,着实有些可恨,这个人就是咸丰皇帝。
咸丰帝生于1831年卒于1861年,道光帝之子,清第九帝。
这小子生下来就很受父母喜爱,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十岁时,他的母亲孝全皇后病逝,对他打击很大。此后,他便由奕䜣之母静贵妃抚养。宽仁慈爱的静贵妃视他如己出,他也和异母弟奕䜣处得不错。
咸丰性格温和,而奕䜣性格强势,两个人各有千秋。咸丰是正宫所生,按理应立为皇储,奕䜣虽是庶出,但聪明有才,道光帝很看重他。究竟该立谁为储君,令道光帝很是挠头。
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人懂得了相互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为了争得储君之位,兄弟俩开始暗暗较劲。
道光皇帝晚年身体欠佳,想早些立储,就对两人加紧了考察。咸丰的老师知道其才学不如奕䜣,就给他出主意,让他表现出仁爱孝顺之心。
一次,道光帝与众皇子去狩猎。争强好胜的奕䜣收获最多,道光帝很高兴。而咸丰却没发一箭,就问他为什么?咸丰回答说:春天是动物孕育之时,不忍杀生。道光帝很欣慰,认为他有帝王的仁心,适合为帝。就这样,咸丰帝靠欺瞒的手段得到的储位。
1850年,道光帝病亡。咸丰顺利上位。
咸丰当上皇帝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也做了一些整改。
为了清明吏治,他罢免了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的昏官,军机大臣穆彰阿。处死了穆彰阿的死党耆英,震动朝野。
他提拨严了肃顺、匡源等人。肃顺是个严史,有些才干,咸丰很欣赏宠信他。肃顺也因此平步青云,大权独揽。但是,因为肃顺等人升迁太快,引起许多人不满,咸丰在人事制衡方面做得不足,为日后的清王朝的政治斗争埋下了隐患。从这点看,咸丰欠缺些帝王权谋之才。
咸丰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大肆兴起。他本想依靠八旗绿营来剿灭太平军。但八旗绿营兵不堪一击,根本不是太平军的对手。
心胸狭隘,轻视汉人的咸丰,害怕汉族地主阶级掌握兵权,所以始终抵触汉族官员。但是,满蒙的八旗绿营,实在是太过无能,面对岌岌可危的局面,咸丰帝只好下令地方各级官员自办团练乡勇,以抵抗太平军。
这项措施本是无奈之举,非是咸丰本意,但却挽救了清王朝,使其得以苟延残喘。
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脱颖而出的。他艰难组建的湘军,逐渐成为抵抗太平军的中流砥柱。可他对曾国藩的湘军却处处提防,时时掣肘,着实可恨。
国有内忧,不放心汉人误国不说,在外患上,他还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1858年,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北上夺取大沽口威逼天津,咸丰不思拼死抵抗,与英法签定了屈辱的《天津条约》。后觉得条约不公平,企图和英法商讨修改条约,遭到拒绝。咸丰命令僧格林沁反击英法联军,取得胜利。咸丰宣布废除《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卷土重来,进攻渤海湾,一路杀来,直逼京城。咸丰帝不坚决的去进行反击抵抗,反而派人去乞和,遭到了拒绝。
可气的是,做为一国之君的咸丰,竟然撒手国事,带着亲信大臣和后宫的妃子们出逃热河,完全不顾百姓和国家安危,只求偏安一时。这完全就是自欺欺人,真可谓无能己极。
逃到热河后,咸丰仍花天酒地,酒梦人生,意图逃避现实。
1861年,酒色过度的咸丰皇帝,扔下一副乱摊子死去了,时年三十一岁。
他死前,遗诏肃顺、端华、载垣等八位顾命大臣辅佐年仅六岁的儿子载淳,即同治帝。
但是他在生前,因为没有平衡好各主要政治力量的关系,致使死后发生了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是慈禧联合恭亲王奕䜣,为夺取朝权,与顾命八大臣之间发生的政变。奕䜣之所以支持慈禧,是和咸丰未托孤于他,心生怨气有关。
这次政变,八大臣以失败告终。慈禧和慈安开始“垂帘听政”,后来慈安死去,野心勃勃的慈禧独揽了朝权。
至此,清王朝的实际统治权完全落入到了一个女人之手,时间长达近半个世纪。中国近现代历史,也进入了极为黑暗的一刻,遗祸百年。
就如当年努尔哈赤在剿灭叶赫那拉族时,叶赫那拉族首领死时说的一样:只要叶赫那拉族还有一个人,也要搅乱你爱新觉罗家族。
此事到了不听祖训,不争气的咸丰时,终于应验了,报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