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清水一点通 日更的第 169篇,希望能帮助到你。
听了两天人力资源的课,忽然发现即便是非常好的商学院,课程也跟不上急速发展的中国市场。
人才的流动越来越快,也越来越便捷,这得益于各种壁垒的打破,人力资源市场更加纯粹。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时下的变化:
1、打破思维转变壁垒,让一切成为可能
10年前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的第一梯队是:公务员、外企、国企,这三大部分企业的特点是,工作稳定,持续投入的话会有可预见的长期回报。
就是这10年,变化是除了有背景和家庭传统,公务员显然已经不是首选了,国企因为环境复杂、工资收入偏低也退出了第一梯队。
而经过重新洗牌,目前热门的选择是:
外企、行业较好的国企(金融、保险等)、创业公司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我们以毕业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为切入点,一方面是年龄结构,当90、95后步入职场的时候,他们其中一些人的家庭条件比起80后有大幅度的提升,换句话说,他们更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有挑战性的职业。另一方面,是目前大城市的房价上涨迅猛,和前一条相反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毕业生,更有主动意愿争取进入高薪行业,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市场的代码转换。
找一份稳定工作的想法已经彻底改变了。
2、打破信息壁垒,让市场更加公平
人力资源市场的透明程度非常高,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匹配失效越来越少。
各种互联网网站和手机APP让人们更能了解自己所处行业、企业的综合情况,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这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是有益的。
你要相信,现在的市场能够给你一个公平的价格,也可以让你准确定位。
3、打破地域壁垒,让流动成为常态
过去,一个人走出自己的村庄、城镇,到附近的大城市工作是非常常见的。如今,全国的人力资源几乎都是可以流动的。
在你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人,随时可以打包、随时可以出发去下一个城市发展自己的事业。
特别是高级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全国性的流动更加成为可能,这里面真心感谢我们国家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如果现在还有人以守在本乡本土为荣,那真的要和时代脱节了。
那么,我们回到主题,在壁垒清除后,公司应该如何应对呢?
1、薪酬永远第一
在变化如此之快的市场,没有硬邦邦的薪酬是没有说竞争力的,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家庭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为国家税收多做贡献,有这三方面打底,薪酬就是第一因素。
2、发展要看周期
有的企业在薪酬无法有明显优势的时候,喜欢给人才描绘良好的企业前景,这一点可以用,但是一定要加上一个周期,比如是两年,还是三年。周期太长,等于没有任何价值。
3、快乐以人为本
让青年人才干得快乐、干得爽也是一种人才策略,这里面要注意双方目标的一致性,如果能够让自己的员工爱上自己的工作是最优解,在这个层面上,所有的东西都好谈。
抓住这三方面,人才才真的能够走进你所在的组织,让他们成为你的队友。
最后说一个值得回味的问题是,当人才壁垒打破后,继续向下推导,是不是可以得出好的企业会越来越好,最终形成行业垄断呢?
大家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讲干货,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