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日,每逢周末我们都比较忙,同时也非常充实和幸福。
我非常感恩遇见的每个人,每个人走进我的生活和世界,都会带给我一些不同的世界。扩大我的认知,也扩大我的心胸,让我深深体会到——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个人改变不了另一个人,一个人只能推动或者影响另一个人。
我的眼里看到的世界,我传递出去,别人不一定认可或者感兴趣。曾经我会因为传递这么好的事情,这么好的理念,别人不接纳而生气,我会因为为大家考虑,大家不一定领情而生气。现在我在悄悄地改变。我意识到我的世界与别人的不同。我只是一个宇宙的信差。我只是负责传递一些宇宙的秘密,别人收不收我无法控制。我只负责自己能够做到的,一转念,柳暗花明。
今天分享一个主题——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最大的资源。
父母对孩子教育投入的竞争日渐激烈,然而巨大的教育资源宝库——父母和看护人的语言,长时间以来被大众忽视,而且很多更不会反思自己的语言模式对别人的伤害或者帮助。
0-3岁是孩子发育的关键期,很多人都认为这个阶段得孩子,是啥也不懂的,其实不然,这个年龄段孩子是最通透,最智慧,最厉害的。0-3岁孩子大脑发育速度是50%
这个阶段孩子学习语言有自动变音功能,他们学习语言不需要逻辑思维,他们体内有个自动接收器。完完全全的吸收。0-3岁孩子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而父母的语言决定着孩子的语言。孩子的词汇量96%跟父母相同。
有一个科学家做过一项研究
——孩子学习差异的根本原因
经过大量且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和数据收集后,作者萨斯金德医生发现了早期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学业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贝蒂·哈特与托德·里斯利两位学者的一项长达三年的研究证明:当孩子长到三岁时,来自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词汇量,比接受福利救济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词汇累计多出3200万。此外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相对少地训斥孩子,多使用积极的、肯定的词汇,如“你真棒”;而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偏好对孩子使用禁忌词和负面词,如“你错了”“你真差劲”等。
.人类大脑掌握思考和学习的区域在孩子三岁前,便已经开始发挥作用。错过对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培养,就可能造成孩子以后在学业上与其他人的差距。
以上的这组数据对比,看似好像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结合儿童早期语言学习的经历分析后可以发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有一定影响力,但不是绝对的。
无论出身如何,每个孩子都有着无限的潜力可以被开发,但是这些潜力的开发程度却被早期语言环境中的3000多万词汇量拉开差距。
这个理念真的太棒了,我们去相信,去训练,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我现在每天对我家念念坚持每天说500句话,每天坚持给她讲故事。基本上超过500句话。我现在计算下数字——500✘365=182500(词汇量) 182500✘3=547500(词汇量)
也就是孩子在3岁前接触将就55万词汇量,输入决定输出。没有输入哪来的输出。父母的语言才是孩子最大的资源,最好的资源,珍惜自己的语言吧,多学习成长,不要让自己的无知伤害了我们自己。
同时很多人认为0—3岁的孩子啥也不懂,所以就从不会注意语言模式,或者习惯培养。人生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是连续的,0-3岁这个阶段是3-6岁的基础,3-6岁是6-12岁的基础,以此类推,可想每个阶段都非常重要。
所以父母才是孩子起跑线。父母才是孩子成功的基石。加油吧!父母们,做一个智慧的父母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