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镇太过清净,周日上午十一点除了超市开着,商店都门窗紧闭,街道上空无一人,游客中心的大门上赫然写着中午12点开门。本想把大件行李放下轻装上阵,无奈只能背着大包沿着主街随意溜达。
穿街过巷,绿荫和鲜花的掩映下是一排排色彩鲜艳的小木屋。小镇主体面积不大,但镇内随处可见历史的沧桑。有18世纪的市政厅和古街道,几座古教堂遗址,有的剩下断壁残垣,有的废墟保存相对完整。走累了,我坐在一片墓地旁边的椅子上休息,顺便拿出手机查小镇的历史。
锡格蒂纳(Sigtuna)于公元980年建立,是瑞典历史上第一座城市,是最早的首都,是风景如画的中世纪小城……总之,扣着一大堆头衔。小镇古香古色,就和很多的欧洲小镇一样,至今仍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貌。
正午的阳光刚好照在维京人留下的符文石上,蛇样的图形充满神秘。我想起当年称霸海上的北欧海盗,和他们的传说。
闲逛到河边,才发现原来镇子里几乎所有的人都集中在这里。沿河的健行道上人们或自己,或以家庭为单位散步,遛狗,跑步,骑车。发现瑞典人真是喜欢运动。刚才从机场做579巴士过来的路上就看见郁郁葱葱的马路边上有条健行道,不少人双杖而行,还有大长腿矫健的跑步身影。虽然我不是女的,但还是看的着了迷,腿真长啊,个子真高啊,外型真帅啊,好像电影明星啊,跑起来真好看啊。难怪之前老婆说去了斯京你会自惭形秽的,好吧,我不得不承认了这个事实。
还有不少奶爸推着婴儿车,拉着狗,好一幅其乐融融的场景。后来在斯德哥尔摩的不同地方都看见类似情景,都是爸爸带娃,妈妈或不见踪迹,或空手在旁边跟着。貌似在中国正好相反,我们这里都是妈妈带娃居多。开始还一直想不明白,后来跟几个同事聊天就清楚了原委。
他们走路平缓,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好像没有任何忧愁。犹如梅拉伦湖的水波,随风一般自由荡漾。记得在某本杂志看过,瑞典人在全球幸福指数排名中连续多年位居榜首。看来,所言非虚。
深入了解就知道,瑞典人幸福指数的基础是其享誉全球的社会保障体系。免费医保、免费教育就不说了,还有老年津贴,儿童津贴(瑞典语叫barnbidrag,指从孩子出生起到16岁,每月政府会给每个小孩发放1250Kr)。众多的福利中,最令人发指的是父母共享490天的超长产假(相当于1年3个月,父亲母亲都可以休),休假期间拿工资的80%,简直不要太爽。由此,在斯德哥尔摩街头,经常看见推着婴儿车的爸爸也就不奇怪了。
这让不少外国人眼馋。反观我们自己,恐怕有生之年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了。欧洲的福利都比不上,更不奢求与北欧这五个世界上最高福利的国家相比了。
这些福利固然令人羡慕,但让旅行者更为感动的是,瑞典细致深入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更多的体现在残障人士和儿童身上。专门的盲道和特殊修建的台阶。几乎每个商场都有儿童的活动区域,婴儿哺乳室,厕所也有为婴儿换尿布的台子。
这在很多如中国一样的欠发达国家比较少见。不过这绝对可以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如何能比呢?人在生存面前,哪有什么道德和尊严可言。
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却几乎看不到高楼林立。走在街上也没有那种追逐金钱的气息,瑞典人更平和、随心和自由。青旅的前台Tomas带我们一干人working tour的时候,这样介绍自己:之前做工程师几十年,后来喜欢上了戏剧,进了剧场打杂,同时自己开始尝试写剧本,先后写了超过10部,有2部还登上了舞台,现在没事儿就在青旅帮忙,兼做tour guide。
看样子,他年龄大概不到五十岁,过着我们很多人都羡慕的自由生活。Tomas说在瑞典不会有太多的经济压力,所以一辈子可以由着性子来过自己的一生。他女儿今年入大学,选择了艺术史作为专业,只是因为喜欢与兴趣,就业什么的压根没考虑。
确实,这点我深有体会。那我就职的瑞典公司来讲,经常可以见到五六十岁的瑞典工程师,依然兢兢业业,和20多岁刚毕业的小伙子们一起排除故障,做着最基层的活儿。在国内这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人愿意写一辈子程序,满头白发还背着电脑跑到客户机房熬夜升级。每个人都想着升职加薪,不甘一直处于底层。想起之前在一家民企工作的时候,我们公司和瑞典公司一起竞争一个项目,我们支撑的工程师都是年轻人,对方背后站的很多是白胡子老头。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差距,也许只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我只知道这不是追求上进的问题,而是自由选择的问题。
注:文中所有图片均拍摄自瑞典小镇锡格蒂纳
感谢大家持续关注我的旅行专栏,跟着鹏叔一起游世界旅行游记攻略集锦持续更新中:按国家分类,带给你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