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难,可是,如果像美国教育家托德•威特克尔说的“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如此,教育真会出现一种别样的境界。记得2016年我第一次踏上公立学校的讲台,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因为我从小就渴望当一名老师,于是,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带出好成绩。我接的是四年级语文和三年级语文,同时也是班主任,为了建立良好的班规,树立我的威信,上课时,只要有一个孩子说话或者搞小动作,都会引起我的注意并停课批评一番。经过一段期间,我的班级孩子们都很听话,他们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他们课间见了我都是老远就跑,我很失落,也很伤心。难道他们不懂严师出高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我的良苦用心吗?我开始思考:怎么才能让孩子们既听话又不敬畏我呢?于是,我问了好多同事。原来是我的管理方法有问题,于是,上课的时候,我用鼓励、表扬代替了批评。哪怕孩子们犯错了,我都会先倾听,然后了解原因,而不是之前的一顿批评。每天一走进教室,我都会说:“孩子们,你们今天都好棒哦,早读要求背诵的全部过了,继续加油哦。”所以,到最后,我发现我的课堂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举手回答问题了,我很欣慰。之后,我一进教室就会看着那些在做小动作的孩子说:“席煜祥,你今天的衣服好干净,老师好喜欢它的图案哦。”这时候的他立马就坐的端端正正的。“金云熙,你今天的头发梳得好漂亮。”……久而久之,孩子们愿意下课的时候围着我,该有的孩子主动跑来说:“老师,你今天的裙子好漂亮呀,你要是我妈妈该多好呀!”我当时好感动,由衷的笑了起来。渐渐地,我们班的成绩也好了起来,我也懂得了:作为教师,应当有足够的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和淘气、调皮的孩子;或许在我们不经意的表扬与鼓励中可以改变一个孩子,也可以成长起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学生。
我们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上课总是在发呆,在课间的时候也少了同龄孩子的活泼,看上去多了一些不该有的忧伤。这一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和他谈话,我问他:“上课能听懂吗?”他没有回答,我又问:“你的作业家长看吗?”他突然大哭起来,对我说:“老师,我妈妈不要我了。”我一下子懵了,对他说:“孩子,没有哪一个妈妈不爱自己孩子的,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妈妈肯定非常爱你,老师完了和你妈妈沟通一下。”他回教室去了,我呆呆的坐了两节课,心里五味杂陈。从那天后,我每天留下他给他补课,写完作业以后我就和他聊天,让他给我讲故事,久而久之,他由最初的内向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他也走进了其他孩子之间,同年期中考试,他获得了我们班语文第三名的好成绩。那天,他拿来了一个亲手制作的贺卡,并对我说:“老师,我爱您。您是我见过最好的老师。”我笑了,打心眼里为他高兴。
教师的爱是无私的,是圣洁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这一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