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段时间的李松蔚和丛非从,有点感受,试着写写。
1,我≠我们
我们时常把自己观点的代表范围扩大化,忘记了我的观点仅仅代表我个人,别人是不是也这么认为,得确认以后才知道,没有确认就默认为别人和我们一样,是出于潜意识的需求,是为了保持彼此的亲密。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我觉得…,但我妈不觉得,她怎么能不同意我呢!她是我妈呀!母亲不同意,是母亲宣布和你不一致的时刻,是和你割裂开来,划分开来,彼此互相独立的时刻,是你们最不亲密的时候,母亲要表达的是,这是你的想法,不是我的,你是你,我是我。这个时刻对我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因为最亲密的人要造反,要不和你亲密了,所以你觉得心里难受,觉得无法理解,想不明白为什么。
这就是界限,这也是处理好所有人际关系的核心,包括但不限于婆媳关系,夫妻关系,恋爱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每个人都是独立特别的存在,你是你,你的观点仅代表你自己,别人是不是这样想的,未必!
上帝造人不仅仅让每个人高矮胖瘦等外在条件的不同,也在于每个人都有丰富却不同的内心世界,芸芸众生各有各的想法、喜好、观点和原则,即我们所说的三观。
婚恋专家会告诉你三观不合的不适宜结婚,而我要告诉你,没有完全三观一致的人,能达到七八十一致就恭喜你了,更多的时候是看你愿不愿意部分妥协。
你可以尽情地表达你的观点,这是你的事,是你享有的权利,但是你必须明白一点,接不接受是别人的事,不接受也是对方的权利,你只管表达,做好份内之事,其他的一概不入脑入心。
我不希望你有期待,因为期待有风险,万一他还是不同意呢,你就会陷入失望、纠结、痛苦,毕竟你掌控不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其实你再想想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我们根本控制不了)当然你忍不住在心里偷偷地有个小小的期待,我也没办法,那是你的事。
心存界限,你会尊重别人的不同,承认并接纳与你不同的存在,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同时你也会淡然地应对不同意见,世间最有力地反驳无异于,对方义愤填膺、气急败坏地说你怎么能balabala…,你“呵呵”一笑了之,他能奈你何?期待他原地爆炸吧。
这个世界真的只有两件事,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别人说你,怎么说是他的事,爱怎么说怎么说,但是怎么听进他的话,就是你的事,所以你知道该怎么做了么?有人说臣妾做不到啊。我想说的是,没有人天生做的到,也没有人一下子就能做到,你得不断练习,不断修炼,时刻牢记界限这根“红线”,终究有一天不再刻意训练就能很好地处理,最终达到泰然处之。
修炼内心强大的无上秘籍请看张无忌的《九阳真经》: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双方界限分明,互不强加干涉,是彼此都最舒服的相处方式。(突然想起互补干涉他过内政,看来是很有道理滴)
2,红玫瑰 or 白玫瑰
张爱玲说,每个男人生命中都会有红玫瑰和白玫瑰这样两个女人,选择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选择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其实何止在选择配偶这事上存在choose A or B的选择,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面临着做选择,这时就会有两个普遍现象,一是没做出选择前,各种纠结,而且一旦纠结起来就没完没了,二是做出选择后,选了A的惦念着B,选了B的挂记着A。
人们纠结并不是不知道A和B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而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而做出选择后却应了那句老古话“没有选择的那个总是最好的”,这也是人们的心理作祟,总是倾向于盯着自己没有的,而忘记了自己已经得到的,总对没选的念念不忘。
破解方法很简单,一,多问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旦你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并且遵循了内心的真实想法,保准你从此不再纠结,一切豁然开朗。
请注意上一段文字中的几个字,最,遵循,真实。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是觉得要是既能选择A,又同时拥有B,什么都想要,那就是贪心,不纠结死你就怪了!
二,选择A,放弃B,就意味着得到了A,失去B,得到的同时必然有失去,这就是自然界的真理。
所以你如果真的是遵循内心的真实想法,选择了最想要的东西A,你必然能承受失去的,如果不是,必然会难过、忧伤,B从此会成为你心尖上的一道伤,碰不得、摸不得、想不得、念不得。
3,白+黑
这有两层意思:
一、世界上的事物是相生相克的,有黑就有白,有利就有弊,有缺点就有优点。
很多人觉得自己内向是“缺点”(这并不代表我的的观点),这造成了自己不会迅速和陌生人熟络,不会暖场,没有办法成为各种派对的中心,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与不善表现同时存在的沉稳、坚韧、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品质?
二、任何事物都不是简单的对与错、好与坏、非黑即白的二元划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这么一种动物,他有着独特的情绪情感,丰富的内心变化,强大的认知能力,因而世界上的事要复杂的多。
在黑与白之间还存在着灰,犯人不一定就是坏人,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本来就没有对错。
4,应该、就是
我应该努力,应该积极,应该去争取…
我没说,但作为老公你就应该知道我怎么想的,怎么那么没有默契呢
孩子应该在半岁的时候会坐,一岁的时候开始讲话
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应该,也许是别人跟你说的,也许是你自己和自己说的,这都是执念,但人往往意识不到这是执念。
我都能想象你在心中呐喊“我应该努力”的样子,一定夹杂了悔恨、自责、内疚,悔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自责自己不如别人就是因为没努力,内疚自己的稍事休息。不努力又怎么样,难道不努力就等于什么事都不干么?
夫妻间恋人间就应该达到给你一个眼神,你就知道我要表达什么。那么请问我是会读心术么?我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么?你不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告诉我,我怎么能知道呢?
孩子几岁应该怎么怎么样,如果没有,你怎么确定是孩子出了问题而不是这个应该不适用于每个人?
5,无力感&控制感
也许看完上面的观点,你会有深深的无力感,你会问:如果生活那么无力,还有什么意义?
但这就是现实,生活就是有很多东西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生活更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承认我们没有强大到掌控一切的时候,你会发现反而有很多新的方法。那些超出你控制的部分,是可以用的。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因为他们不会千方百计地去消除负能量,去时刻喝鸡汤、打鸡血地保持所谓的积极、正向的状态,因为生活中必定存在负能量,而真正的正能量,本就源自我们和负能量相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