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引路最珍贵,陌生人的爱,就像悬崖上盛开的花儿,因来得不那么理所当然而弥足珍贵。高中时代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小埃生命中的贵人,娟姨。
在小埃心里,这是一个与小埃不在同一时空生活的人,与其说是人,不如说,她是神,她有神一般的力量,让时而也会陷入绝望的小埃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干劲。
早在初中的时候,小埃便与这位阿姨有了一面之缘。阿姨来自上海,她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生活必定也还过得去,到底具体什么情况,小埃也不知道。
阿姨来到山野之地,为的是来资助学生,看望孩子们,她跟民进上海自强希望小学的校长来到小埃家时,小埃全家都在忙上忙下,上烤烟(烤烟是小埃村里主要经济作物,这种植物种植过程复杂,多道手续,放在特定的房里边烘烤,变黄的叶片便可以作为生产烟的原材料)。那时,弟弟小虎还在小学,阿姨是冲着他来的,他们给了弟弟一些钱支持他上学,还给弟弟写信。妈妈拿了凳子给娟姨和校长,我们什么也没做,一直保持着劳作的状态。
傍晚黄昏,时而传来鸡鸣,时而传来狗吠,阿姨和校长在吟诗,怎一个惬意了得!虽然没有与阿姨有一句话的交流,小埃对这个外来的神人确是印象深刻,不说别的,光凭她来是为了帮助,还有,她念诗时的那一份惬意: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高中的时候,阿姨又到了学校去看小埃,这一次,她是冲着小埃去的,阿姨他们是一个团队,并不是一个人,小埃还是很紧张,并不多话。
走的时候,一位叔叔硬是塞给小埃500元,这可是三个月的生活费呀。小埃不要,她真的不想要,也许别人认为那是无比光荣的,可是,小埃不想这样,莫名的压力萦绕心间,她很无奈,并没有拿到钱应该有的开心,可是,终归,钱是在她手里了。
告诉爸爸妈妈,别提他们多高兴了,可是,小埃,怎么高兴不起来,谁也不知道,小埃这孩子在想什么?
高考结束之后,娟姨和另外两位叔叔居然在八中校长办公室出现了,班主任将小埃带到办公室,这孩子惊呆了。可是,这个时候,小埃已经可以很自如的跟叔叔阿姨们聊天了,毕竟,高考的娃儿,她已经18了。
一路走出校外,原来阿姨是要带小埃去吃饭,而且这顿饭是兴义市民进的领导请的。可把小埃吓坏了,可是,有阿姨在,她不怕,这些人,是小埃最不应该害怕的人。
小埃终于忍不住问了一位叔叔:“叔叔,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农村的孩子,是不是只有读书一条路呀?”叔叔沉默许久,说:“现在看来是这样。”他微笑着,抚摸着小埃的头,小埃会意,也许答案小埃早就知道,只是还是想知道叔叔的答案罢了。
另外一位也被资助的同学周庆兰一起。小埃还请叔叔阿姨们在她的同学录上写了两个字“辛路”,她早已认定,辛苦前行是这一生免不了的路了。只是兴义民进的李叔叔说:我不希望你走的是辛路,我留个电话,以后有困难找我。小埃,心里暖暖的,眼睛一湿,眼泪,终究没有流下来。
小埃没有主动寻过叔叔的帮助,这孩子骨子里的自尊,我想不用我说,大家都看出来了。可是,小埃回家后,接到了李叔叔的电话,小埃又得一批捐款,这是兴义民进的各位叔叔阿姨们给小埃上大学的报名费,黄主席还给了小埃一封信,这封信是给普安县县长的,希望县长帮助小埃解决入学困难。
实际上,小埃已经可以顺利入学了,小埃没有去找县长,那封信,一直待在小埃的身边,直到今天。往事一幕幕,都在小埃心里留着。
也许,今天,2018年的今天,小埃还是什么都做不了,甚至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走到这些人的面前去说一声谢谢。可是,小埃相信,一定有机会的。也让叔叔阿姨们看看,你们的好心没有白费,小埃如今可以自立更生了,而且,未来小埃也要和你们一样,去帮助这个世上需要帮助的人。
话题说的有些远了,我们回到高考结束那天。那天,吃了饭,还去唱歌。
那是小埃第一次在KTV唱歌,她永远记得,最后一首歌是《祈祷》:
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呀 多少祈祷在心中
让大家看不到失败 叫成功永远在
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呀 四季少了夏秋冬
让宇宙关不了天窗 叫太阳不西冲
让欢喜代替了哀愁呀 微笑不会再害羞
让时间懂得去倒流 叫青春不开溜
让贫穷开始去逃亡呀 快乐健康留四方
让世间找不到黑暗 幸福像花儿开放
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呀 多少祈祷在心中
让大家看不到失败 叫成功永远在
让大家看不到失败 叫成功永远在
叔叔阿姨们好像都有点伤感。最后,上车回学校的时候,一位叔叔抱着小埃哭了。那可是一位50岁的老男人呀,他居然哭了,因为与他仅仅见过一次的小埃么?我想,不是的,叔叔的爱很伟大,那是一种情怀,他没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孩子们,他是在为这些人难过,为这群人流泪。
与叔叔阿姨们告别,回到学校,已经是晚上10点之后的事情啦。小埃睡不着,她对眼前的一切,或者今天经历的一切似乎有些难以消化,还有想着自己高考成绩!她自己明白,情况不是很好!
小埃来到小词的寝室,无疑,家里离学校近,小词考完就回家了。小埃跟邓芳聊起来,说到邓芳,这个名字可是初中就伴随着小埃成长的。邓芳与小埃同在罗汉中学,可是不在一个班,虽然偶尔见面,可是却不曾多说过话,所以熟人谈不上,朋友更是谈不上。
一起来到八中,她们依然只有老乡的关系,嘿嘿,这里要说的是,邓芳是一个慢热型的小青年,尽管小埃的性格见了谁都像亲戚一样,她还是没有把这个邓芳搞定,因为邓芳很理智,不会被小埃见谁都有的笑容所麻痹,她有一个清楚的界限:你就是我的老乡,我们称不上朋友。小埃知道她是这么想的,她亲口对小埃说过,所以,直到高考结束这一晚,小埃来找小词,小词不在,然后跟邓芳聊天,这一切都还有一点诡异。
祥林嫂有见谁都想诉说自己不幸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来看,是女人的天性,很多人不会这样,是因为后天的教育改造。
女人有这样的习性,女孩也免不了,小埃明白自己在邓芳心里的地位,可是这一晚她是因为睡不着才来的,恰巧只有邓芳一人在收拾回家的东西,她们即将回到罗汉去,她们共同的家乡。小埃的心里话,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说到高考:数学考得真心不好,理综也是,综合结果也必然不会好到哪里去。(刚考完数学那一天,小埃在操场边上坐着吹风,刘主任路过,居然很担心的说:难是难众人,赶紧回去休息,明天还得继续考试呐!)
说到未来:小埃不知道这次考试能让她有多少前进的空间,这个跳板有多少弹性,能放飞她的梦想?不得不说,小埃深深的担忧着。
说到家庭:家里人从小的期望,恐怕是绝对不能容忍小埃有失误的吧,毕竟她背着学习成绩好的光环太久了。
说着说着,小芳也说了很多,她们毕竟是同一片山水养大的孩子,她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烦恼,共通的梦想。
不知不觉,两人相拥而泣。
高考结束的第一天,真是精彩极了,又哭又笑。这一天,小埃真正的与外面的人,她心里的神共处,她真正的看到了社会的另一个层面,这个奇妙的世界,还有多少东西需要她去挖掘呀。
她震撼了,带着久久回荡在心里的漩涡,走出去这件事已经让她迫不及待了。
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果然不好,比平日里的成绩都不好,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是真到了分数摆在眼前的这一刻,小埃还是很难受。她在QQ上给娟姨留言,说考的不好,娟姨说别难受,考不好又不是就不能活了。
爸爸妈妈信息闭塞,对这些懂得不多,他们只是希望小埃考上一本大学,所以他们没有过多苛责,至于其他人,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去,小埃没法左右。
想通了也就释然了,小埃本想填报上海的学校,可是,最后,阴差阳错,她去了北京。
填志愿,几乎算是闭着眼睛摸象,小埃有出去的心,却不知道自己出去是要干嘛,她有改变生活的意,却不知漫漫长路从哪里下脚。她不知道报什么学校,更不知道填什么专业。好吧,抓阄好了,稀里糊涂。
“北京北京,我来了!”可巧的是,没有任何商量,小词,邓芳也都去了北京。她们三姐妹……有些时候,缘分还真是上天注定的,她们将要相协相伴,共度大学时光。
胡梅和侯梅高三了,她们也即将离开,走向自己的世界。小彬在贵阳,小萍去了黑龙江。说实话,我多担心黑龙江冷的不像话,其实,也还好,反正小萍能适应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