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讲的是关于高需求的宝宝。其实所有的小宝宝都有着它自己的需求吧,我们大人需要用心读懂他的语言。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
小宝宝的哭声不是在操纵人,而是在与人交流。小宝宝的哭声充满期待,期待我们给予回应。一旦我们转换思维,和宝宝一起生活,成长就会容易很多。
大人的角色不是控制他,而是引导他,让他可以更好的掌控自己。倾听和回应孩子的哭声,看看他想告诉我们什么。放宽我们的期待,接受她原本独一无二的样子,欣赏他的特别之处,而不是为了方便大人,让她变成我们期望的样子。
在小宝宝还没有准备好之前,不要强迫她独立,静静等待她的成长。
举例:当宝宝爬到柜子上后才意识到自己下不来,如果我们下意识阻止她爬,只会激起她的决心,而焦急地看着她上下为难只会让她担忧,更不稳当。因此与其脸上表现担忧,不如对她爬高的能力表现出信心。宝宝受到了我们信心的感染,意识到,我们也感觉她能应付得了。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不要太当回事似乎是更明智的做法。
我们的工作不是让宝宝预防挫折,而是帮他学会如何处理挫折。
孩子很容易受到父母情绪的感染。假如她突然大发脾气,我们表现出“没事,没问题”的态度,她也会模仿我们的平和,学会安静下来,假如遇事我们任自己大发雷霆或忧心忡忡,我们的焦虑就会让她火上浇油。家长做个有把握的成年人,情绪稳定,也很容易让失控的孩子恢复平静。
作为母亲,我们必须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的照顾宝宝。
宝宝会因为习惯被理解,从小被很好的对待,所以能够舒服的表达自己。
宝宝会让我们回想起自己是如何被养育的,思考这对成年后的我们有何影响。通过总结经验,我们很快就知道哪些育儿方法是可以采用的,哪些是要丢弃的。
我们的宝宝表现出这样,只是因为他就是这样,这是他的性格,不一定是我们的育儿能力有问题。
研究表明,按需吃奶的宝宝,比那些严格按照时间吃奶的宝宝哭得少。
延迟满足对婴儿来说是完全很陌生的,你必须小心地,慢慢地教他们,他们才能学会和接受。在生命早期得到了满足的需求,以后就不会再出现。而那些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则永远不会消失。如果孩子早期的身体接触要求没有被满足,他们可能会带着较低的期望值度过一生,满于现状,不思进取。可能依靠自己处理一切,不懂得利用他人的资源。他们还可能会愤愤不平,因为实际得到的与期望不符,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就是“现在养育”和“以后养育”的区别。
无论是在怀里还是在床上,宝宝都渴望从照顾着那里,获得亲密的身体接触。
一个月时,宝宝能清楚地看见一英尺以外的物体,能通过跟亲密的人进行眼对眼的交流得到安抚。一到三个月,视觉清晰度得到提高,能够看见远处移动的物体,从而分散注意力,这个时候,看着移动的手或者照镜子能让他们大为着迷。
三到四个月,宝宝进入到不再无缘无故哭闹的阶段。睡眠模式更为成熟。开始会用大拇指自我安慰。
四到六个月,宝宝会平躺在床上,开心地踢着腿,享受自觉运动的能力。
六到九个月,宝宝们开始学会坐直身体,能够从坐姿转化为爬行姿势。
研究两组母婴。第一组,妈妈给宝宝的哭声给予了及时和充满爱的回应。第二组,妈妈在回应上有更大的保留。研究发现,第一组的孩子在一岁时较少把啼哭作为交流手段,他们看起来余母亲联系更紧密,更有安全感,发展了更好的交流技能,变得较少发脾气,不会操控他人。
那些获得安全,亲密抚育的宝宝,能及时收到爱的回应的宝宝,将变得不那么黏人,父母也轻松很多。
宝宝刚出生时,和妈妈的纽带被切断,宝宝会觉得自己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