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英国税务海关总署的工作人员遇到了棘手的问题:拖税欠税。工作人员无论是用利息费用,或者惩罚等各种手段都没能让拖欠的税给收回来。很苦恼啊,最后工作人员向某咨询公司咨询过后,只在通知缴税书上加上了一个数字,就让欠税的钱回收了一大部分。
那么究竟是什么数字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原来啊,税务工作人员只是在通知缴税书上加上了一个已缴税人数的数字告诉那些欠税的人,已经有多少人缴税了。结果人们就纷纷把拖欠的税给交了。
为什么一个数字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现象。而工作人员就是利用大众的这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的学术名称叫:“社会认同原理”,用通俗话说就是“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普遍存在大部分人的大脑中,不过一般人们都不愿理承认自己的某些行为是因为从众心理,但是事实上绝大部分人的行为其实都是收到从众心理支配的。
就举个身边的例子,我们在集体中都希望被认同,所以我们会做一些在这个集体中被普遍认同的行为,比方说很多人都认为环保是关荣的,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环保,即使很多人并不知道环保有什么好处。
英国相关部门就做过一个类似调查:他们把若干家庭分为了四个组,分别告诉他们1、节约能源能够保护环境。2、节约能源对子孙后代有益。3、节约能源能节省开支。4、很多和你们一样的家庭都在节约能源。经过一段时间后,调查这些家庭的能源开支,只有被告知很多家庭已经在节约能源的那个小组能源支出最少。也就是说告知了大部分同类人的行为,会让人们就去做。
再说到我们身边的例子,在网上,我们看一个视频,如果视频链接上有显示已经被点击了多少万次,你或许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想点开来看看,你或许会说那只是好奇为什么这个视频会被那么多人点开来看,其实,个人自我感觉就是好奇,但事实上,这就是一种社会认同原理,简称从众心理。
还有就是我们上购物网站买东西的时候,如果一个商品显示的月销量是个位数,即使这个商品再便宜,图片展示的再精美,你也不会冒险买下吧,宁愿去买一个贵的但月销量很高的。
以上两个网络例子,其实即使商家利用了“社会认同原理”,它仅仅是加上了一个数字,却能给商家带来巨大的收益。
这些知识来之我最近看的一本书《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这本书那本非常著名的书《影响力》的作者罗伯特.西奥蒂尼。书中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让人无法察觉的套路,却让你鬼使神差般被影响,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大影响。今天总结的是我读完第一篇后的感悟。
回归内容,这个社会认同原理啊,不仅可以运用在营销上使业绩大增,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你想要某些人做某些事,其实你不需要跟大家讲什么大道理,讲什么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什么收获,其实只要告诉那些人,已经有多少人这么做了。引到人们去关注那些你希望他们去做的事情,往往能产生非同凡响的效果,就像我之前一直听说《麻雀》有多少人在看,收视率多高,我听多了,就去网上搜,12亿多的点击量啊,我就不自觉点开来看啦,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我看完了。。。。。哈哈
当然,你不要认为“社会认同原理”就是一个万金油,随便用,我们不说社会上其实有小部分人比较小众,就说你如果未来达到目的,慌报数字,就是把某行为的人数作假,不仅在社会伦理上说不过去,你也会渐渐失去信誉,最后也就你懂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