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偶遇一段小视频,截取自《一站到底》180416期节目, 心理咨询师卢文建使用“读心术”,通过关键词,找出了要跟自己对决的战友。和战友的对决还没有开始,他的读心本领就已经赚足了观众的眼球。
那什么是读心术?它是玄学,还是有着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为什么要了解它?它的神秘之处到底在哪里?它是如何做到识人、懂人心的?怎样将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并起到积极作用……
先来看看读心术的定义:
读心术,是握住人的手,根据其无意识的活动所引起的反应来探测其物品隐藏的地方的一种技术"
会读心术的人一般较会察言观色,懂得心理学,一般会给被试者心理暗示。
从这里大概可以看出,读心术离不开心理学,是对人的无意识活动的一种观察和引导。到这里,读心术的神秘面纱其实已经揭开了一半。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他能成功判断出台上哪位是他要对决的战友,使用了以下这些方法和步骤:
1.在让主持人读各战友的关键词前,他就已经通过观察各位战友的表情、注意力,初步分析出了谁对自己外表、服饰、气质有强烈好奇心和吸引力(只有将要跟自己对决的战友 ,才会最关注自己);
2.让主持人按顺序、倒序分别读一遍关键词,这时通过观察主持人的语速、语调、微表情、微动作,锁定了两个关键词——“闭月羞花”、“老有所忆”;
3.最后,使用快速的一问一答,不论他问什么,主持人都要回答“不是”,这里还是运用2中的方法,同时结合1中的结论,来给出最终的结果。
再举另外一个例子
(猜数字、抛硬币)
从这两个例子当中可以看出,读心术除了观察判断外,还使用了一些其他的技巧,通过暗示,来引导对方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现在我们对“读心术”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对“无声的语言传递着更多的信息”、“你的潜意识正在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也有了更深的感触”。
那了解读心术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心理学认为,关系意味着一切,所以从关系的角度来看读心术,那就是需要“给自己一个存在的理由”。绝大多数心理问题,其实都源自于人际关系的失调、破裂:孤独感、渴望理解、无价值感、安全感缺失,渴望别人能读懂我们,也希望自己能读懂自己。
这样看来,读心术也还是脱离不了心理学主张的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
读心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微信朋友圈
我们为什么需要微信朋友圈:
1.情感调节器:抵御现实焦虑,释放”情结“,表达自我;
2.形象强化:关于人格面具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
3.模糊关系界限:轻松获得并建立人际关系。
微信给我们打造了一个看似非常非常安全的空间。我们通过习惯性、强迫性地刷、晒朋友圈,其实有效地的抵御及缓解我们每天焦虑的情绪,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被充分满足到的控制感、安全感、存在感和认同感觉。当我们放下手机,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增强了我们的耐受性。
有句话说,“女人需要衣服来续命”,个人的安全感、存在感,需要通过刷、晒朋友圈来续命,就算是最简单的头像设置,都能透露出我们一部分性格……
所以说,朋友圈就像一部影像机,赤裸裸地投射出我们了最真实的内心世界。
(其他生活场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