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会说话是一门艺术”,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我们都需要跟他人交谈,提建议。令人不解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提出的建议明明是为了对方着想,却总是得不到认同,甚至会让双方都感到尴尬;
又或者,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说,效果却会完全相反,这种结果往往会让人难以接受。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导致的,就像我们觉得某一部电影很好看,却说不出原因一样。
日本高级咨询师高田贵久在他的著作《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这本书里提到“很多时候,不善表达并不是我们提交方案时张口结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这才是无法顺利表达的最终原因”。
就像我们日常提交的方案,想让对方认同,至少要知道对方的最终目的,自己才能有相应的准备。目前,高田贵久的这本《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在日本已经畅销了十多年,作者用一个虚构的故事贯穿全书,全方位教我们该如何精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让自己的方案可以顺利通过。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高级咨询师高田贵久,他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法学部,长期在咨询公司任职,个人比较提倡商务技巧的体系化和普及。
在高田贵久看来,只有想得明白,说得清楚,同时做到这两点才能让自己的方案顺利通过,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他到底是怎样做的呢?
逻辑思考能力
军师素来在战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一举一动甚至会影响整个战场的胜败,只有军师与上司的默契配合才能干一场漂亮的胜仗。
因为军师一般有“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的基本功,他们的逻辑性非常强,所有可能影响战场胜败的因素都会考虑到,能够在关键时刻提出有效的方案并及时说服上司。
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为了让双方交流顺利,当我们与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说话时就要注意逻辑性,只有这样,对方才能听懂我们的方案并接受它。在作者高田贵久看来,逻辑方式主要有横向逻辑和纵向逻辑,提交方案时,只有这两种逻辑完美结合起来,才能打消对方的疑虑。
一般来说,当对方发出质疑“真的是这样吗?“,就说明我们的纵向逻辑没有组织好,因果关系比较薄弱,对方会很奇怪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双方的思维没跟上,而造成这种逻辑比较薄弱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1、前提条件不同。举个例子,销售员提出这样一个方案“马上就到参展的季节了,希望公司可以去美国参展”,因为在销售员看来,有几个大客户都在美国,在参展的同时还可以顺便上门拜访客户。
如果上司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隐性前提,那么,他就无法理解其中的纵向逻辑,销售员的这个方案有可能被驳回,甚至被质疑动机不纯。所以说,为了找出这个隐性前提,我们需要多听听别人讲话,尤其是跟自己前提大不相同的人交流,设想对方都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又该如何回答。
2、把性质不同的东西混为一谈。举个例子,同一份工作,朝阳行业和夕阳行业的做法可能会完全不同,就像财务这种专业性的工作,互联网行业与传统制造业的工作内容就相差很大
如果我们把这两个行业的工作内容混为一谈时,就很容易被人质疑。所以说,当我们面对不熟悉的领域时,不要着急下定义,最好先进行细致分类,再慢慢商讨。
3、偶然的必然化。举个例子,有的人认为,当自己在某一个职位上熬够了资历,升职加薪是必然的。事实上并非如此,资历和升职加薪这两者的因果关系太跳跃了,中间还有很多未知的可能性,并非是绝对性的结果,万一有人空降过来,或者上司更看重其他人呢……
所以说,要判断自己说这话的因果关系到底是偶然性还是必然,应该从头到尾把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比如说,你怎么就能够确定自己一定能够升职加薪,上司有什么理由会这么做,如果遇到有人空降又该怎么办,只有把每个因素都说清楚,才能打消别人的质疑。
作者高田贵久在《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这本书里除了提到纵向逻辑,还有横向逻辑。在高田贵久看来,当人们发出质疑:“只是这样吗?”,就足以说明我们没有把握好整体的思路,出现了遗漏或者重复。
想要有合理的横向逻辑,首先就要把语言合为同一层次。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要避免“鸡同鸭讲”的尴尬时刻,很多时候,别人之所以不接受我们提出的方案,有可能是因为这两个原因:
一是双方的立场不同。比如,对于发工资这件事,员工会觉得拿到太少,而老板就会认为人工开支大,所以说,想要双方愉快地交流,两人的立场就必须一致,想要说服对方,就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二是双方的切入点不同。对于同一件事,有的人是从表面、外观去考虑,而有的人却是从事件的本质去考虑,就像高田贵久说得那样,想要有个合理的横向逻辑,前提得知道对方是如何设想场景的,要跟对方的切入点一致才行。
当这两个语言层次都站在同一平面上时,才可以考虑如何避免遗漏或重复事件,作者在这里提到了“MECE状态”,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是使用架构。一般来说整体的框架=A+B+C,就像一个公司的体系是由生产部、财务部、销售部、总经办、研发部构成,每个部门都是缺一不可,必须考虑进去。
提方案也是一样,为了避免别人质疑“只是这样吗?”我们要合理利用架构、从合理的立场和角度、切入点出发把握整体,各方面都要考虑齐全,最终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自己的架构。
其次是避免遗漏。刚才我们说到了架构,但并不是所有方案都能够直接生搬硬套的,有时还需要灵活变动,最好能够发挥我们六维度的想象力。
除了眼前看到的事实,还要考虑到时间、对方的心情、信息的变化等等,最好能够像军师那样算无遗漏,心思缜密,因为只有多维度的考虑,才能随时描绘出不同的架构,把握全局。
最后是消除重复。作者高田贵久在《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这本书里提到了,为了消除重复,我们可以利用MECE模型来查重,当发现概念之间有重复时,就可以做减法运算,用另外一个不重复的概念来替代。
举个例子,去应聘时,这样跟面试官说“以前的同事都很认同我的专业度,他们觉得我能够独挡一面”。其实,这两句话是有重复的,因为独挡一面已经包含了别人认同自己的专业度,说服力不够强。为此,我们可以换成这样:我能够独挡一面具体负责某项工作,有能力带领团队开展工作。
验证假说能力
当我们的纵向逻辑和横向逻辑组合在一起时,就会拥有强大的说服力。可是,有的时候,明明逻辑方向是正确的,为什么对方还是不肯认同我们的方案呢?
在作者高田贵久看来,逻辑思考只是基础的能力,而非目的,如果只是为了强调逻辑性,而忽视对方心底的意愿,就很容易变成强词夺理。所以说,想要真正的说服对方,除了说话要有逻辑,还要回答对方的疑问。
知道对方的疑问。在提交方案时,我们要先想清楚,对方可能会提出怎样的问题,自己又该如何回答?高田贵久在《精准表达》这本书里提到,如果我们没有在这一步做好提前准备,就很容易陷入被对方地毯式轰炸般的提问,使得双方非常尴尬
因为这种情况下,既不知道对方对哪部分有疑问,也不知道对方没有听懂哪方面,因此,只能把每个问题都考虑全面,找出所有问题的答案,重新解释一遍,不过,这种方法效率很低,倾听者很容易走神,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无论解说多久也无法让对方完全理解的最终原因。
回答对方的疑问。在刚才的阶段,我们已经预设出对方会提出的所有问题,并准备好相应的答案,但如果没有客观的证据,答案就会变得没有说服力,所以,想要正确回答对方的疑问,就要做个详细的验证假说。而这种能力就涉及到了以下五个步骤:
1、理解目的。要回答对方的提问并且让对方感到满意,首先就要知道双方交流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说,只想让对方做个安静的倾听者或者需要对方做出决定,而对方又想成为哪一个角色呢?
在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清双方扮演的角色,因为不同的角色,沟通方式会完全不一样。当我们搞清楚双方的立场后,还需要理解对方的要求,尤其是在商务谈判中,更加需要我们明确双方提出的要求,最好把具体要求作为结束语,这样会让交流更加深入,而不是让对方听得不知所云。
2、把握论点。所谓论点就是可以影响到对方最终判断结果的关键因素。举个例子,想要买房,最先关注的肯定是房价、地段、朝向、物业、出行方便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决定我们是否下手买房的论点,作为中介或卖家,就要围绕这几方面为买家详细介绍情况。
3、构建假说。前面我们说到了论点就是对方最关注的问题点,那么,答案也要准备好。只有知道对方想要的问题点,然后围绕这个问题点,想到所有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才能提供更好的假说。
就像在工作上,聪明人会提供多个备选答案让上司选择,而不是让上司费劲脑袋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然了,想提高假说的准确度,少不了要多参考各种信息,扩大假说的范围,毕竟假说也不是凭空出现的。
4、实施验证。有了论点和假说,就少不了要验证了,就像学习做菜这件事,知道自己想吃什么,也看过相关视频,接下来就要开始检验自己的水平了。说到验证,那就少不了正确的逻辑和客观事实。
所谓正确的逻辑就是高田贵久提到的横向逻辑和纵向逻辑的完美结合,而客观事实就是需要用准确的数据、自己亲自挖掘到信息和第三方信用良好的研究机构出具的报告,这三者合一才能提供最客观的证据,而不是人云亦云,带有主观意识的信息,那样会完全没有说服力。
5、提取启发。我们常说凡事都要复盘、自省才能有所成长,提方案也是一样,当我们有了逻辑,做好了假说验证,就要来个大总结,回到最初的问题,看看是否真正解决了对方的问题,是否有正确理解对方的目的,有把握论点的核心,即使无法解决对方的问题,我们也能从中有所成长。
当然了,也不要去设计那些无法完成的验证方案,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信息并不能被我们详细收集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
合理的思考,需要纵向逻辑和横向逻辑的完美结合,精准的表达,需要我们拥有构建假说验证能力,当我们同时拥有这两种能力,就不用再担心自己提交的方案容易被人忽视,甚至被他人捷足先登了,希望高田贵久的这本《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能够帮助各位提高自己的谈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