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说实话,主见这个东西,我以往是很缺失的,而我真正意识到自己缺失是在高二时,一个朋友问我,“你老是说随便随便,能不能有点主见啊?”
顿时我脑子一震,主见是什么,我有这个东西吗?
也许很多事情都需要一个契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狠狠的记住了这个词语,也有过想要改变,但是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岂是轻易就能更改的?
说来很可笑,我当时特别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我小心翼翼的,希望每个人都能认可我,我的好朋友跟我说我这叫性格缺陷,我却认为自己没错,得到别人的认可在我看来比什么都重要。
主见应该是原生家庭带来的骨子里的一种自卑吧,像我,从小到大都不敢对父母提出需求,害怕父母的臭脸生气。我还记得小时候去买鞋子,明明不合脚的鞋,我愣是一声不吭,穿的脚磨出水泡。
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还真是傻,明明一句鞋小了就可以解决的事,偏偏自己受了几个月的罪。
真正的改变应该是在大学,我碰到几个比我还没有主见的室友,那个时候我终于明白我高中同学是多么难受了,事无巨细都得你来决定,你不做决定大家都一起放弃。
应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 我想不改变都难,我成了寝室里最有“主见”的那个。
于是我才感受到,做一个有主见的人有多快乐,活的有多肆意。我也领悟到,别人的任何建议都只能是建议,最后的决定者只能是你自己。
没主见的人主要表现在说话没底气,没有自信,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以及太过自卑。
我相信生活中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据调查,自卑的人群甚至远远超过了自信的人群。
贰
对于这方面我也算颇有心得。
那么先从源头上来分析我们为什么会没有主见。
第一种就是跟我一样的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在小的时候受到的否定太多,父母的期许过大,因此逐渐的形成了一种讨好型人格。受到家庭的过度灌输,导致“一定要听话”这个观念在脑子里形成了深深的烙印,导致自己没有主见。
第二种是成长过程中随着大脑的发展,自我主观的逐渐完善,让我们的青春期变得与众不同,更容易受到负面的感染,身边如果有一些负面情绪的人很容易将自己的性格变得敏感自卑,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没有主见。
另一方面,我们渴望社交,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当时敏感的我们不自觉的就形成了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自己不敢发表意见的情况。
最后应该就是得到的成就感过少,过去的学习生活中,在校的优等生还是少数的,大多数都是平庸或者是家人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导致难以积累成就感。因此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挫折中成长的,这也就是大多数人产生自卑没有主见的主要原因。
以下给大家参考一些没主见的主要特征,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1.生活中总是老好人形象,给人的感觉没脾气好相处。
2.脑子反应比较慢,不够灵活,不懂变通。
3.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很在意他人的观点,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
4.有严重的拖延者,经常会没有目标,不愿做出行动。
5.不爱做独立思考,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听啥是啥。
如果你是以上五种类型,也认为自己缺乏主见,以下解决方案应该可以帮助您。
叁
一、尽量独立做出决策。
无论什么时候,在询问别人的意见前,必须自己有一个想法,别人的建议只能是建议,我们可以听从里面的观点从中学到一些东西,但不要扭曲本心去迎合其他人。
再说了,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一说,一切你做的决定将由你自己全权承担,别人不可能完全的站在你的立场上想问题,因为他不需要负任何责任。当然,如果你想在一个固定的思维圈跳不出来时,你完全可以去寻求其他人的建议。但是,尽量独立做出决策!
二、放弃对别人看法的过度在乎。
要学会肯定自己,在自己的身上寻求支持,哪怕遭到别人的反对和指责,你必须记住,误会和不理解是常态,不用非逼着自己去取悦别人,也不用过于在意别人是否能理解。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了。
当你能做到坦然接受别人的看法,将别人的看法看作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建议,你就已经成功了。
三、锻炼自己的能力。
很多事情我们做不了决定也许只是能力不够,我们要想做正确的决定,必须要能保证自己可以解决问题。最能帮助成长的应该是多看书,从前人的经验提炼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看别人的故事,体会人生哲理。
其次,我们要学会主动收集信息。现在网络信息时代这么发达,有心想要收集信息很方便。当然,也有很多不良的信息,这也要求我们有自身的辨别能力,自己检索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优化自己。
最后,想送给大家一句对我改变触动最大的话:“三年后,这些对我还重要吗?”
这句话虽然很简单,但是确实很有作用,每次我觉得自己碰到难以抉择的事情时,我都会问自己。而且大多数的答案都是不重要,那时我就会没有任何负担的去做一些无关紧要事情的决定。
而当我的答案是重要时,我会更加的小心谨慎,查找资料,虽然会浪费很多时间,但是也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我是知趣三两事,希望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