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两个孩子的妈,而且其中一个还是特殊孩子。不得己而全职八年在家带孩子。那八年,我把所有的心思精力和时间全部用在孩子身上。为了孩子的进步,付出自己所有的努力。
每天都陷在孩子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里。唯恐浪费了孩子的宝贵时间,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怎么教他,怎么训练他。为了他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而殚精竭虑。
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觉得很欣慰,付出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我对孩子的付出,社区的居民们也都看在眼里,我被社区居委会推荐评选为新城区“最美妈妈”。
在最美女性颁奖大会上,“最美妈妈”的奖章和奖品是对我多年来放下工作,放下一切全心全意为孩子的肯定。
我也深深的知道,在孩子最需要我的日子里,为了他们放下一切,是我必须要做的唯一选择。
只是,每每在孩子熟睡后的夜深人静里,心里总透出丝丝不安。为了孩子,我放弃了一切,也包括我自己。
那个灵动、爱美、上进、不服输的女人哪里去了?
变成了一个无欲无求,除了孩子,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没有兴趣,邋遢吝啬的女人。
每一分钱都想着要花在孩子身上,每一分钟都不想浪费在自己和别人身上。眼里、心里就只有孩子。
老公有时候忍不住会提醒我。他曾跟我说,他有一天在外面远远的看到我们母子,我怀里抱着小的,手里牵着大的。穿着十几年以前早过了时并且掉了色的衣服。因为上火流鼻血,鼻子里塞了一团卫生纸。顶着乱乱的头发哄着小的,喊着大的。
老公说他当时看到那个情形,心里觉得很悲哀,怎么就把日子混到这个份上了。听了老公的话,我心里一阵一阵的疼。老公辛苦的赚钱养家,虽然孩子花销大,但也并不缺我花的那几个钱。
所有的一切,似乎在我成为特殊孩子母亲的那一刻暂停了,对于自己,更是没有了任何要求,觉得孩子的未来就是我的未来,孩子好,我就好,孩子如果不好,我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我已经深深的陷入自己的画地为牢里,早已记不清忽略自己多久了。
我不仅忽略自己,而且也忽略除了孩子以外周围的所有人。
自从孩子一岁发病起,老公就被我赶到外面睡客厅去了。我从来都想不起来给爸爸妈妈公公婆婆买礼物。离父母不到十站路,也很少回去看他们。
有一次我爸无心说了一句,我弟媳对他们比我对他们亲。背过脸,我已泪流满面,妈妈也泪流满面。她给我解释,爸爸是有口无心的,而她看到我这些年为了孩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点都不顾惜自己,她实在是心疼啊!而爸爸也觉得自己说错了话而加倍的对我好。我知道,我一直在心疼着自己的孩子,而他们一直在心疼着我。
我幡然醒悟,除了是妈妈,我还是父母的女儿、公婆的儿媳、丈夫的妻子,更是自己的自己啊!
眼中只有孩子的结果是总被孩子的喜怒哀乐所掌控,被孩子情绪牵着走。当孩子大发脾气的时候,我总有一种无力感,想要马上哄他或制止他。如果控制不了,就会被他带入到深深的负面情绪里。
以至到后来每到生理期,就会忧郁、暴躁,情绪的爆发点很低。很容易心理失恒:我放弃工作、放弃自己,全心全意为你,而你却如此不长进。忍不住打了孩子,打完自己又陷入到深深的后悔、自责、懊恼、无助中不可自拔。
本来出发点是要做孩子最好的母亲,结果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自己和自己的心魔做斗争之中。
我开始反思,一个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失去自我的母亲,真的是孩子想要的那个母亲吗?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个优秀的内心强大的母亲,而不是时时刻刻亲密无间为孩子而丢失自我,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拔苗助长的母亲 。
我下定决心,开始找回那个丢失已久的自己,那个充满力量的自己。
后来我参加了温耀婕老师专门针对特殊孩子家长的二十多天的心灵成长课。我们这些同病相怜的人通常都有个毛病,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通常会说:我是谁谁妈妈。点名叫本人名字的时候没反应。一叫某某妈,噌的一声就站起来。可见在潜意识里早就忘了自己是谁,只记得自己是谁的妈。
温老师说:
首先你得是自己,然后才是谁的妈。不要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要给自己留足够的时间来照顾自己内在的小孩。当你的内在变得越来越好,你外在的一切人、事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你好了,你的孩子就好了。
后来渐渐明白了,自己内心改变了,看人和事的眼光就变了,周围的一切就都变了。
按照吸引力法则,你是一个正向的、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人,就会把正向的,美好的事物吸引到跟前来。相反一个充满怨气、戾气、满腹牢骚的人,周围围绕的肯定也是同等低能量的人和事。
每天的课程结束时温老师都会布置作业。
第一项作业:每天赞美自己。
对着镜子微笑着欣赏自己,找出自己身上所有的优点,衷心的说给自己听。第二天为大家分享自己心里的感受。
几天后,这个小群体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开始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诉苦大会,变成了欣喜的互相分享。
有人开始抹口红了,看起来更有女人味了。我也开始注意形象了,扔掉了那些陈旧过时却依旧照穿不误的衣服。
读过这样一个一朵玫瑰花改变了一个乞丐的故事 :一个小姑娘赠给一个乞丐一朵玫瑰花,乞丐把玫瑰花养在家里。看着乱七八糟的家,与那朵漂亮的玫瑰花实在不相称,于是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看着干净整洁的屋子和美丽的玫瑰花,再看看镜子里蓬头垢面的自己,实在不像话。就刮了胡子洗了澡,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再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哪像个乞丐啊,于是就去找了工作。再过了几年,成了一个大老板。
那个乞丐因为玫瑰花而改变,他的人生由于他的思想转变而改变。对于乞丐来说,那不只是一朵玫瑰花。而是一种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希望,对自己的希望。
为了配得上那个更好的自己,我先买一件大衣。为了配上这个漂亮的大衣,就给自己做了头发,然后又把皮鞋擦得干干净净。看着自己美好的形象,再看看不屑收拾的乱糟糟的家,赶忙收拾得干干净净,再买几盆绿植。
老公回家一看到整洁干净的家、生气盎然的绿植、干净整洁的妻子,他的心情一下就舒畅了。觉得生活更美好了,干活更有劲儿了。
第二项作业:拥抱身边的人,并对他说:“我爱你”。
大家在分享的时候都很激动,有个经常和婆婆掐架的妈妈说,那一天,她婆婆在厨房做饭,她走过去,搂住婆婆的腰说:妈,我爱你。
她婆婆吓了一跳,也马上抱住她说:怎么了孩子?你发生了什么事吗?
她说没发生什么事,妈替她做了那么多顿饭,她只想谢谢妈妈。
婆婆感动坏了,说以前发生矛盾都是自己没有理解媳妇儿,以后一定改。她也为以前跟婆婆的矛盾向婆婆倒了歉。
第二天和我们分享时她依然很感动,我们听了也很感动。
还有一个爸爸,堂堂七尺男儿和我们分享时突然落下泪来,当他拥抱妻子并说爱她时,忽然觉得这个爱唠叨又多病的女人其实和他们的儿子一样需要他的爱。
我那时也拥抱了老公,并对他说:我爱你。老公也紧紧抱住我说:我也爱你,爱孩子,爱咱们这个家。那天忽然意识到他己经被我撵去睡客厅很久了。
看来“我爱你”这个石子儿,投在对方心里后,都起了不小的涟漪。
世界最美好的感觉就是当你拥抱一个人时发现,你被他抱得更紧。以前总是习以为常地忽略了身边那些最爱你的人。
在一个正常家庭里,夫妻关系要优先于亲子关系,否则会造成家庭关系错乱,夫妻关系不和睦。
把时间分为许多份,除了给孩子,还有老公,公婆,父母,当然还有自己,先让自己成长起来,然后才能带动孩子的成长。
除了孩子,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事业,自己赚钱的能力,努力学习每一项新技能。
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为之付出自己的热情。
有自己的朋友圈子,知己闺蜜相伴共同分享,共同进步。
有和老公的二人世界,做一个让老公欣赏的妻子。
对这个除了孩子以外的世界保有热情,努力成为那个越来越优秀的自己。
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分出一部分后,也让孩子慢慢学会不再那么粘妈妈,知道自己无法用情绪来控制妈妈时,他就慢慢学会了成长。
当孩子按照自己的步调成长之后,他的状态越来越好。
我终于明白了,孩子最需要的妈妈,不是强迫他改变,而是接纳、陪伴。不是为了孩子放弃自我,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拔苗助长。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母亲的心态平和,和不断的自我成长。
当母亲开始关注自我成长以后,就不再纠结于小事情。自己和孩子都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让自己活在愉快、自律、自信,豁达的状态下。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家里的氛围也越来越好。再看孩子,也越来越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