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几岁…是个很尴尬的年纪…
老得不再能混迹于年轻人的队伍,却又还没有老到可以对年轻人说三到四…
已经不再轻信新的东西,却也没有老到要为旧朽之物辩护…
大概在两三年前,我就频繁地被问到“作为一个快三十岁的女人,你怎么看待自己?”
所以我似乎比同龄人做好了更大的准备来迎接这个时刻,也有足够充裕的时间去怀疑这个新的前缀:“三十岁的女人”。
这好像是一个特别的物种,大众媒体已经为她写好了两种广告的剧本:飞速做好全家人啧啧称赞的晚餐,快乐地用魔法一样处理熊孩子衣服上污渍,永远围着围裙的巧主妇;婚恋市场屡屡受挫,被父母催婚催育,深夜痛哭之后决定活出自己,忽然在大庭广众下奔跑,决定一个人也可以活得很精彩的大龄剩女。
选择哪种,请君入瓮…
后来,我才发现“三十岁的女人”面临的问题和“三十岁的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生活并没有给她单出一份考卷。
而有些答案,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
“求战者安”,尽量选择一个可能性多的模式,把危险放在自己自己看得到的地方…
因为危机与风险始终都在,逃避和后退,并不是消除风险,而仅仅是把它放在了自己看不见的地方。乌云并不会因为你短暂地把头垂得低一些而放过你,所以我这一年常常内心揪着自己的脸,说:“不要怂。”…
不要因为畏惧可能的冲突而放弃表达…
如果对话者是可沟通的,那么只有持续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才能让沟通继续下去;如果对话者是不可沟通的,那么说明他挑衅你只是为了让他自己过得舒服,而并不关心你的想法,那么只能让他过得更不舒服,才能抑制他挑衅的冲动…
我后来发现,"求战者安,求安者亡“的道理对人生选择也通用…
活到现在,我不敢说哪种选择一定是对的,但是我大概已经清楚哪种选择一定是后悔的:当你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条是省力的、可以套用之前已经熟稔的经验的、价值感没有那么高的路;一条是艰难的、没有试过的、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痛苦的路。
前者是永远会后悔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