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家,偶遇一位伯伯,他感慨道:“你爸妈不容易,供了你们三个大学生。”农村家庭供大学生不易,接连供出姐弟三个更是难得。所以,这是父母最为乡邻羡慕和称颂的功劳。
在乡邻们眼中,父母培养我们成才了。我很感激父母,他们为了孩子的将来,咬紧牙关,吃苦受累,把受教育的机会给了家里每个孩子。成才固然重要,然而比成才更为重要的,是成人。我最为感激和看重的,就是母亲潜移默化,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母亲初中毕业,在那个年代算是有文化了。据姥姥说,母亲结婚前只顾着念书,不大会做家务活。结婚后,她洗手作羹汤,和祖母一起带着我们姐弟三人,还要管两季庄稼、一日三餐、四季衣裳,难以想象有多少累活重活和琐碎事,母亲都奇迹般地一一应付过来。
母亲很勤劳。母亲年轻时家里地多,机械化程度低,依靠人力劳动,主要劳力只有父母两人。母亲似乎春夏秋三季都在地里劳动。早上地里有露水,母亲找块塑料往腰上一系,就挡住了露水;中午太阳晒,母亲戴上草帽包上毛巾,就挡遮了太阳;即使在夏季最炎热的时候,母亲中午也要下地干一会儿活;有时下雨也是干活的好时候,母亲给庄稼施肥,或者是补苗。冬季农闲时,母亲和祖母给一家老小做单鞋、制棉鞋、缝棉衣。母亲是家里睡得最晚起得最早的人,农忙时节更是如此。秋收后要赶着剥苞谷,剥完了还要把苞谷编成一串串的挂起来,才能晾干。每到秋收时节,我们晚上剥苞谷一直剥到睡眼朦胧,才拖着酸疼的身子去休息。第二天天一亮,一骨碌爬起来,匆匆洗漱后接着去剥苞谷,就会发现母亲已经在那里拧苞谷串了,新拧好的苞谷串堆成了一座小山。
勤劳的母亲很常见,我的母亲有一点却与众不同。她干活讲效率,出活特别快。我们冬种小麦、夏种苞谷。除了粮食,还要种一些经济作物,有棉花、辣椒,都特别费人力。时间久了,母亲练就了一双快手,她干活快得让我惊讶。就拿给苞谷间苗来说,一般人是走一步,停一下,间出三四株。母亲是边走边间,间苗走路互不耽搁,比常人快出一倍。还有摘棉花,母亲十下八下就能摘一笼,由于摘得急,有的棉桃还连着枝叶。祖母去世后,家务的重担全落在母亲肩上。母亲的一双快手就更快了。记得有一年秋收时节,父亲外出干活,我们姐弟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十多亩庄稼的收、种全靠母亲,不巧的是年迈的祖父病了,需要照顾。母亲像旋风一样,在地里家里两头跑,还要给祖父请医生治病。我心疼母亲,每天下午下班后,骑车一个小时赶回家,晚上照顾祖父,帮母亲干活,第二天清晨再骑车赶回单位上班。看家里实在忙不开,我跟母亲商量:“还是我请几天假,回来帮家里吧。”母亲瞅我一眼:“家里的事就是这样,时间一过啥都好了,我能顾过来。”母亲就是我家的千手观音,她以不可思议的统筹和风的速度,干完了所有的活。
那一年,94岁的祖父摔伤了髋骨,从此卧床不起。由于大姑妈年老多病,二姑妈远在千里不能常来照顾,母亲默默承担起了照顾祖父的重担。照顾卧床病人很辛苦,从吃喝拉撒、擦洗身体到换洗被褥,没有一件不费精神和力气。祖父当时已是村里最高寿的老人。邻居们同情唏嘘完后,举出有名有姓的例子,预言祖父撑不过半年。母亲早上用小盆给祖父把洗脸水送到床头,每天两顿把饭送到祖父床头,和父亲早晚为祖父清理大小便。我们心疼父母和祖父。周末,我们回家陪祖父,帮母亲给祖父擦洗身体、更换被褥。卧床病人最容易长褥疮,祖父太老了,身体都瘦干了,尽管我们给他铺了厚厚的被褥,他还是会硌,胯骨旁长了小块褥疮。那一阵,姑妈千方百计买到一种珍贵药膏,母亲和姑妈每天几次给创面上药。经过精心照料,创面愈合了。就这样,祖父在床上躺了两年,在96岁高龄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祖父的葬礼上,姑妈们为我父母披红戴花,表彰他们的孝行。
母亲跟两个姑妈非常和睦。姑妈们疼爱她们的弟弟弟媳和侄子侄女,母亲也像对亲姐姐一样对待姑妈。我家没有家长里短的是非,在邻里中挺罕见的。
母亲年轻时曾在村卫生室工作,会打针,会进行围产期检查,还会接生。我小的时候,家里的门会不时在三更半夜被敲响,那准是有人在找母亲接生。母亲有一个手术包,用一大块纱布包着各种剪刀、镊子,手术包随时包好,放在固定地点。有人找她帮忙,她拿上手术包就能走。母亲接生是免费的,当然,能吃到主家的红糖水煮荷包蛋,还会有一块红布象征性地作为报酬。找母亲接生的既有村里的人,也有外村的。半夜敲门声有时吵得我们心烦,母亲却总是有请必到,风雨无阻。这不是最让人心烦的,因为生孩子的总不会天天有,而请母亲打针的人几乎天天有。母亲打针是义务的。那时候,母亲下地劳作一天,回到家,常常有街坊邻里或抱着娃、或自己拿着针剂在我家等着。母亲洗干净手,就拿出针管盒,揭开纱布,拿出针管、针头用开水消毒,再用镊子把针头装到针管上,开瓶吸药,用镊子从药棉瓶里撕出药棉,消毒打针。我写到这里,脑子里就自然呈现出整个过程和细节,我一定是看母亲操作过几百上千遍,才会记得如此清楚。在几百上千遍的重复中,祖母和父亲多次劝阻母亲,母亲总是叹气:“我也不愿意让人来,乡里乡亲,人家来了也不能撵走吧。”直到十多年前,医疗事故被频频报道,加上母亲眼睛已花,我们态度坚决地说风险太大,才劝阻了母亲。在村小学上学的时候,我是村里知名度最高的学生,经常在上学路上被陌生人叫住问:“你是谁谁家的孩子吧,看眼睛多大,跟你妈一模一样。”还有人说:“我们家老大就是你妈接生的。”原来,十里八村都有人认识我的母亲,记得我的母亲。
母亲很少给我们讲大道理,她把道理融汇在行动中。跟着母亲,我学会了勤劳,学会了讲效率用方法,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孝敬老人,还在学习着真心待人,学习着帮助别人。
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提出了“有心无痕”的家庭教育理念,我很推崇这个观点。其实,这个道理,我初中文化的母亲早在几十年前就实践着。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说教过多,身教不够。我何其有幸,有一位善良睿智的母亲,让我少走弯路,跟着她的足迹学习做人。我何其有幸,在女儿尚小的时候,母亲就使我明白了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看来,我必须更加努力、更加优秀,才能让母亲放心,才能让女儿学有榜样。但愿在不久的将来能对女儿说:我的样子,就是我希望你达到并超越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