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我好好干活,我偏想偷懒。
别人对你叨叨念个不停,你就越想跟他唱反调。
明知道人家是为你好,可你就是不想听,非得往反方向使劲儿。
这是什么心理?
简单来说,就是逆反情结。
当你受到来控制、约束或指令时,内心会产生一种本能的反抗,哪怕这事儿对你有好处,你也本能地拒绝。
这在青春期,表现尤其明显,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学会怎么表达独立,就只能用逆反来证明,我有权选择,我可以自己做决定。
但别以为,逆反情结只属于青春期,成年人的逆反情结一点儿也不少。爸妈让你少看手机,你嘴上说知道了,转头就刷起短视频。
咱们多少都有点儿。
逆反情结的深层次原因
1,对自由的渴望
咱们天生都喜欢自由,不爱被管制。这是人类的本能。
心理学家埃里克·弗洛姆就说过,自由是每个人的终极需求之一。当你觉得受到了控制,内心会立刻启动一种自卫机制,想要捍卫自己的自主权。
这时候,哪怕对方的建议再合理,你也会觉得这是在侵犯你的自由,于是,逆反心理就来了。
2,证明自己的独立性
尤其在青春期,这种心理特别明显。小时候,基本上是父母说啥就是啥,得靠他们养着,可等你慢慢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你就渴望证明我已经是大人了。
如果别人还像小时候那样,告诉你该怎么做,你会感到自己的独立性被侵犯,觉得自己还被当作小孩对待。
你不让我交这个朋友?我偏交。你说我成绩差,应该多花点时间学习?偏不,我就要出去玩儿。
即便成年之后,这种心理还是存在的,所以当你感到别人质疑你的能力,干涉你的选择时,逆反心理也就蹦了出来。
3,情绪的宣泄
有时候,逆反其实只是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尤其是当你心里本来就不爽、心情不好的时候,别人稍微给点建议,你就反应过激。
你可能根本没想过,要反对那件事本身,还是想借这个机会,释放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
逆反情结说到底,
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它有它的合理性,但如果老这样,可能会让我们错过很多机会。
咱们该怎么克服这种心态呢?
1,学会自我觉察:
问问自己在跟谁较劲
当你开始产生,我就是不想按他说的做这种想法时,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不愿意这么做?我是在反对这个建议本身,还是在反对提出建议的人?”
自我觉察,可以让你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从而避免做出冲动的决策。
2,给自己留点缓冲时间
当你觉得自己情绪上来了,马上想要反驳时,试着给自己留点儿时间。
别急着立刻反应,深呼吸,想一想事情的全貌。这种缓冲时间可以帮你冷静下来,避免冲动行事。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本想拒绝的建议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