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错觉》是上上周看完,眼看这一周又要结束了,我却依然没有完成关于这本书的一些思考评论。事实上,我的草稿箱中,躺着好几篇文章有待完成,有的我觉得已经不需要再去惦记了,因为不需要去完成了,有的还在思考怎么写一下,只是开了一个头就再没有下文了。总是试着去写点儿什么,可是到头来,我不过是在重复自己的过往经历,这种无意义的重复并不会为我带来什么新的体验,只不过是让一些反复思考过的东西输出出来,然后去进行下一波的思考。
闲言少叙,《知识的错觉》是一本能够培养对认知科学兴趣的畅销书,说是畅销书,就一定不会有非常深入的见解。但是这本书我却觉得非常值得一读,因为这本书会让我们意识到很多显而易见但是不会去关注的一些事实,作为一本畅销书,是非常合格的。
摘抄
- 人类的心智并不是一台计算机,生来就是用于储藏海量信息的。我们的心智经过演化成为一个懂得灵活变通的问题解决专家,学会只提取最有用的信息并举一反三地应用于新情势,引导我们做出决定。于是,个人极少耗费大脑资源储存细枝末节的信息。
- 只有在你能通过因果机制的推理足以看到未来社会变迁的时候,比如当你看到死亡的威胁近在眼前时,才会花时间学习某项有用的技能或者工艺。
- 由因导果时人们会忽略其他潜在因素,是因为他们的心理模拟已经应接不暇了,但逆向地由果导因时,我们根本无法进行心理模拟。(即,由因导果时预测式的正向推理,由果导因是诊断式的逆向推理)
- 反事实的思考能力使得人们能够同时做出非凡和平凡的行为。
- 心理学家指出,故事构建了我们从个体自我到集体成员的身份认同。我们讲述关于过去的故事,我们追忆往昔并赋予它们浪漫色彩。我们讲述关于未来的故事,我们畅想未来并赋予它们奇幻色彩。我们还讲诉关于现在的故事,我们构建出自我并开始白日做梦。所有这一切都是关于挖掘原因和预见结果的。我们是怎么来的?我们要去哪儿?此时此刻,我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 故此,人们对任何东西都知之甚少(出乎意料,太出乎意料了)。事实上,我们知道的特别少,只是刚刚够罢了。
- 人们进门的时候也会用到光流。假设你想从门的正中央穿过,而不会撞到门框,一种方法是预测你与门之间的距离、门的宽度,并算好应以多大的角度从门中间穿过。出色的老式人工智能机器人就会这么干。这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和判断。如果你这位机器人时间有限,进行这类估算可能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里有个更快捷简单的办法:穿过门口的过程中确保两侧的门框以相同的速度靠近你(更确切地说:确保你两侧的光流是对称的)。仅此而已。如果你能这样做,你走进哪个房间都不会撞疼肩膀。而人们平日里就是这样做的。我们知道,事实就是如此,因为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情境中,如果人为地提高某侧光流的速度,人们则不再走在走廊的正中间,他们将移步光流较慢的那一侧。
- 这些例子说明了心智的一项关键特质:其演化历程不是个体独自奋斗之路,而是群体协作的过程。连思维的演化都是彼此相依,结合在一起的。
- 人类的不可思议之处在于,至少当我们保持一致时,我们表征的是同一片小小的世界,即使各自持有不同的信息碎片。这反映了集体性知识的第二个特性:共同体中持有不同知识片段的成员之间必须能包容共存。
- 知识的错觉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我们活在一个知识共同体当中,而且我们无法区分哪些知识是内化了的,哪些根本不在我们脑袋里。我们自以为那些有关事物运行规则的知识是印在自己脑袋里的,而事实上我们从周遭环境及他人身上获取了很多。这既是认知的特征也是认知的死结。我们知识库的绝大部分都存储于这世界和我们的社群里。多数人的理解力仅限于意识到知识就在那里。高级的理解力通常还包括知道可以去哪里获取知识。只有名副其实的饱学之士才真的把可用的学识存在他们自己的记忆体里。
- 这就是活在知识共同体中的代价之一:我们与那些只能通过他人的知识和体验而了解之事失之交臂。
- 人类是为技术变革而生的。我们的躯体和大脑生来就有将新工具融入日常活动的本领,仿佛它们就是我们肢体的延伸一样。
- 这引发了深度错觉:当我对个人理解力进行自评时,他人的想法也被纳入其中,因而,我对自己的理解力的自我评价比实际上更好。
- 因为技术并不了解系统所要实现之目标,它无法与人类共享意向性,总会出差错的威胁从未消失。当技术失效而人类毫无防备之时,灾难会随之降临。
- 在可预见的未来,技术将缺少一项促使人类成功的秘诀:共享意向性的能力。因此,技术不会成为知识共同体中人类的平等伙伴,它仍然是一个从属工具。
- 不止如此,当我们对知识共同体的利用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时,世界上将有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随时听任我们调遣。
- 但是,如果人们在一开始对其机制就没什么头绪的话,对真相也就没那么抗拒了。
- 给出原因而非因果性的解释会导向完全不同的行为:受试者既没有降低对理解程度的打分,也丝毫没有要缓和立场极端性的意思。
- 我们不在乎某项政策的成败得失,其背后承载的价值观才是真正重要的。
- 因此,我们探讨的因果性解释对缓和立场是简单而有效的良方这一结论,只适用于某些立场判断基于后果而非价值观的特定议题。
- 理解的错觉源于人们对熟悉和识别这两个概念的混淆。
- 懂得留意你的未知,而不是盯着已知的部分。要想做到这一点,你必须放下一些傲慢身段,接受你对自己的未知一无所知这一点。找出你的未知,不过就是个关于你的知识边界在哪里,以及探求边界之外有什么的问题。
- 了解某人之未知的一个好办法,就是通过从事某个学科的实际工作来了解这个学科。
- 同时,这也意味着要教授批判思考的能力,促进沟通和意见的交换,而非仅盯着事实本身。这是一种自由教育的价值观,与你为了获取职业技能而进行的学习截然相反。
- 因为选项的鼓励与否操纵在别人手里。
- 应对未知比已知某些东西更有价值。
- 人际关系也与此类似:如果在相处当中遇到问题,我们自以为了解状况,这激励我们试着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