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伊尔库茨克的路上,和这对母子住在一间车厢,横跨西伯利亚漫漫长路,除看书之外,观察他们的生活也是乐事一桩。
俄铁床铺很小,一般体型大点儿的欧洲人翻身都成问题,但这个母亲还是腾出相当的空间,让孩子尽可能的睡得舒服。
当然,相信大部分家长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做出同样的举动。她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细心的呵护,生怕孩子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即使自己苦一点累一点难受一点都没关系,她们无怨无悔的爱着自己的孩子,这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父母的爱,但同时,也是一切以“爱”作为绑架说辞的源头。
这个妈妈显然是个强势的母亲。小孩好不容易在火车上找到一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但他妈妈不知为何,总爱把他拽在身边,让他乖乖的坐着,哪儿都不能去。好几次小孩趁妈妈不留神想溜走,都被他妈妈在半路拦截。
终于,小孩不干了。又哭又闹又拍床,反抗妈妈的“暴政”,但无论如何顽抗,终究拗不过母亲的“铁腕”。在“撕心裂肺”的哭了许久没得到回应后,乖乖换了衣服,“没心没肺”的睡觉去了,看着小屁孩的睡态,“铁娘子”的嘴角终于勾起一丝不易觉察的喜悦与安慰。
不禁好奇,孩子现在还小,父母可以靠“铁腕”摆布他,长大了怎么办呢?
经常有家长跟我诉苦,孩子小时候很乖的,什么都听他们的,现在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叛逆,是不是青春期的小孩都这样?
原本我也觉得这是青春期的生理问题,后来接触了好些高学历、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孩子以后,我发现所谓青春期的“不乖”、“不听话”、“不懂事”的现象,在他们那里好像并没有这么明显。
结合今天所看到的这些,我了然,或许父母嘴里所谓的“乖”都是从小压迫的。这些被压迫长大的孩子,要么就是叛逆的“狼心狗肺”,要么就会沦为一群没主见,没追求,没梦想的“巨婴”(注:“巨婴”的概念来自武志红的《巨婴国》,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推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青春期的“叛逆”
一个真实的案例。
作为主管,遇到学生不愿学习的情况,总免不了要去家访。有一天,接到问题学生家长的电话,说孩子不想学画画了,让我过去劝一劝。
等我赶到学生家里,学生已经把自己反锁在房里,父母在房门外气急败坏,骂骂咧咧要他开门,而房内却迟迟没有动静,见老师来了孩子还不开门,怒火中烧的父亲下楼取了把斧头,对着门锁就砍,边砍边喊:“小兔崽子,等我进去非打死你不可。”
待众人进入房间,学生像没事儿人一样在那边佯装假寐。见状,父亲更火了,掀起床被子就要揍,我赶紧上去劝架,学生毫不示弱,爬起身来,本就比他爸爸高一头的他,直瞪瞪的看着他爸说,“你能拿我怎么样。”气的他爸愣是没了辙。转身对我说:“我们含辛茹苦把他养大,他要什么我们给他什么,现在无非是让他好好读书,考个大学,你看他怎么就这么不懂事,也不知道体恤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这狼心狗肺的东西。”
当时我的想法是,虽然孩子做的比较出格,但看在是青春期,孩子叛逆不懂事,等大一点就好了。如今想来,事情演变到这般境地,这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可能从始至终就是有问题的。
|“巨婴式”人生悲剧
可比起青春期的反叛,我认为更可悲的是,在“高压”下的孩子成为没有主见,凡事都听从父母安排的“巨婴”。
他们就像《红楼梦》里打从娘胎出来就一身热毒的薛宝钗,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对所有都热情如火,疯狂用力。但偏偏有人要她吃那颗“冷香丸”。
“巨婴们”也是如此。虽然从小听说过远方,但从没有去过,就是因为他们曾经吞服过“学会中规中矩,远离特立独行”这枚冷香丸。他们被父母过分地保护和干涉,最终变成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铸成了一段“巨婴式”的人生悲剧。
所谓“彼之蜜糖,我之毒药”。父母总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我觉得孩子需要这个,那他就必须要接受,否则就是对我们的辜负。往往忽略了可能“我给他的,不是他想要的。”因为双方在地位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等,所以很多父母会单方面无视孩子的拒绝,甚至认为这只是“不懂事”的表现。这是家庭教育的致命缺陷。
|家庭教育的本质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人格教育塑造的主要是“三观”。我们这个时代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给ta一方花园,给ta养料,让他自由生长,任他一枝独秀,枝繁叶茂,还是孤芳自赏,只要在道德法律,公序良俗的基本框架之中,我都为他鼓掌。只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告诉他求知的重要性;告诉他世界的多样性;告诉他从不同角度思考观察世界的方法;告诉他只有放马去追那些你真正想要的,才能放下那些你所得不到的;这才是现代教育的本质。
不要摆布孩子的人生,在为他们做决定前,先问问自己,“我想给的,是不是他想要的。”
(文末附上车厢里的小屁孩的正面照,愿未来的他能够自由生长,茁壮成长!^-^)
写于西伯利亚铁路
我是你的前哨侦察兵,只为你提供第一手最不靠谱的国际信息。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或是想给“小屁孩”买根棒棒糖吃,可以打赏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