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形成和发布要与社会公众沟通的内容?
经历了前两个紧锣密鼓的步骤之后,也就是也就是形成了一个核心的讲述轮廓以及计划开展了一系列部门间际协调活动之后,就要进入下一个重要的形成和发布环节。
在这个环节,首先是收集前两个环节的信息进行再整理再加工的过程。
事件发生后扑面而来的信息,需要甄别;部门间各自掌握的信息需要分享,部门一致的事件描述需要形成,一些要发布的数据需要仔细核对,或者根据进展情况,及时更新。
在再整理和再加工的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因为是政府部门在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沟通进展情况,所以要有充分的信息说明政府部门正在做什么,工作进展,采取的措施,比如成立的临时应急机构,现场指挥者和机构等等;
2,信息收集整理团队要有能力和一个流程去把信息简单化,简单到能让社会大众一听就明白。有的时候,专业救援人员解释地质构造和救援方案的时候,非常专业,让一般大众难以理解。这时就需要科普化的图标或者动漫、3D示范去解释。这是一个广泛收集信息,专业的或者学术的,然后简单化把它变成大众能够理解的接受的信息。这个过程也非常重要。
3,把政府部门开展的各项活动,针对不同的媒体传播方式,形成正式文本文件,就好像是提供给电视台的新闻通稿。不要忽略这种形式,在形成新闻通过的过程中,往往可以通过审视提供的数据和事实,来进行检查,确保准确。
4,对于其中特别重要的细节和内容,也就是关键部分,要反复检查和斟酌。
5,对于信息再整理和再加工环节的数据和事实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与形成文件中的检查不重复,这个检查和验证要贯穿在信息再整理再加工的整个环节。
其次,正式发布。
因为不同的事件,信息发布的受众不同,信息发布和沟通的有效性需要注意。
有五个方面需要注意:
1,要指定一个相对固定的团队系统或者个人与媒体沟通互动,一般情况,不要频繁换人。
2,要有组织授权以后的,文字的内容公布给媒体,比如新闻通稿等。
3,对于事件的跟进,要有规律的信息发布形式。事情紧急时,可以每小时,甚至每半小时更新一次信息;新闻发布会、吹风会每天,每周,每月等。让媒体大众形成固定的信息来源渠道。
4,管理和及时更新政府官网。这是当下大多数地方政府的老毛病,官网很长时间维持一个内容,有时仅仅更新一些官员会议的消息。
5,安排新闻发言人去代表政府部门发布信息,与媒体互动。新闻发言人制度普遍都建立了,但是大多数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是摆设,没有后面一套信息收集、整理、再加工,以及一系列的部门间际的沟通,在前台的新闻发言人何从得到准确的信息?这也就是为什么新闻发言人一句“你懂得”“你猜”之类的躲闪含糊其辞,让大众和媒体诟病的原因。
在政府与公众沟通方面,我们的信息公开与沟通制度,还显得非常滞后,已经不适应这个信息量爆炸式增长、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信息发布者扁平化的现代社会。
把政府已经做的什么,正在想干什么,将来想做什么,与公众有效互动沟通,我们政府部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政府有效地与公众沟通的第四个环节是监测和及时反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不是新闻发布会一开了之,而是一个长期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交流互动的过程。
这点大多数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做法比较幼稚,有的甚至拙劣。单单检查一下地方政府的门户网站和官微,其中有多少不能及时更新,就知道情况有多糟;更别说,及时跟进和更新。
这需要前几个过程环节一直参与的新闻信息沟通团队高度重视这个过程。
一般来说,这种动态的过程和进程监测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1,有一个清晰明了的新闻沟通信息过程监测系统方案,并且为团队里的成员所知晓。就是每个成员都知道下一步在监测过程中要怎么做,而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2,具体监测,要有手段和固定的信息渠道,确保得到的动态监测信息全面,准确,有分量。
3,对监测得到的信息和公众的反馈进行分类,哪些正面的,哪些负面的;负面的信息,反映出社会公众的关注度,焦点在几个方面;还有哪些虽然当前没有反馈,但是下一部根据信息的发展极有可能出现等等。
4,及时反馈。按照监测的信息归类整理后,根据整体工作方案,按照前后一致的事件叙述,一系列的沟通活动,和前面已经形成的与公众沟通的内容,根据动态发展现状进行恰如其分的反馈。
这个过程既是围绕事件的发展追踪,也是把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引向互相理解与互动的纵深。
这四个环节:1,形成战略性的对事件描述;2,机构中心控制下的一系列内外沟通活动;3,形成沟通文本和有效发布;4,以及过程的跟踪推进。形成一个互相关联、前后一致的有效沟通过程。做到了,做好了,政府权威部门可以和大众良性互动,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