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书评人那花,很开心与你在这篇文章中相遇。
提到“单位”,我就不得不吐槽一下二年级的儿子,在学习数学时遇到的重量单位:克与千克的问题!
从儿子的角度看,这些单位真的好烦人啊!为什么要有克与千克之分呢?而且还总是让人换算!现在,我的每一个脑细胞都在抗议!
作为妈妈的我,只能一遍一遍的自我安慰:儿子是亲生的!是亲生的!是亲生的!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终于让我在偌大的书海中发现了一本科普物理单位的宝藏书籍——《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由日本的丸山一彦主编,日本儿童俱乐部编写,高倩翻译,浪花朵朵编译。
其实,儿子非常抵触单位间换算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他不了解为什么要学会换算单位?万事万物为什么要有单位?也就是他在被我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在灌输,毫无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可言。于是,有了这本宝藏书籍,我就可以借鉴《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和《哈柏露塔学习法》这两本书中的观点,让他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为什么有了这本书,就可以让儿子主动学习呢?
因为本书有几个特点。
一、本书全面科普了物理单位,让儿子知道单位对于万物的意义。
书中包含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和容积单位在内的23种物理单位,全面且丰富的阐述了各种单位的使用规则和起源。
就拿书中介绍的,长度的基本单位“米”来说吧。米制是在18世纪末由法国创立的一种以“米”为基本单位的单位制。简单的来说,当物体的长度单位由米精确到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之后,对于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方便。比如,在网购鞋子时,你直接测量出精确到厘米的长度就可以。
二、本书图文并茂,画面感逼真,吸引力强。
我翻开书中的每一页都会被惊艳到,因为插图有着强烈的真实性、对比性和科普性。
在质量的单位“千克”这一页,就展示出同实物的1000枚1日元硬币、1250枚钉子、4个苹果、58棵菠菜等物品。它们虽然都是一千克,但是很明显可以看出数量、大小、质量等方面的不同。那么此时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问孩子一个问题:为什么它们看起来有很多不同点,但是却有相同的重量呢?这又会牵扯出物体质量的问题,这样的知识串联会不会更有趣?
三、本书对于单位的介绍从常用到不常用,再到拓展知识,阐述的全面且有趣。
为什么单位会有常用和不常用之分?因为当一个单位被制订为国际单位后,就会被各个国家所通用,而一部分未被国际化的单位,就在单位发明地区或者少数国家所使用,传播广度和使用频率不足以有很高的知名度。比如,“米”为常见的长度单位,而“码”和“磅”的使用范围却很小。
还有一部分不常用的单位属于特定行业的专业术语,普通人一般不会接触到。比如,长度单位“光年”常被用于天文测量;温度单位“开尔文”主要是用在物理学领域;存储容量的单位“字节”常常在计算机领域出现。
以上便是本书的特点,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单位对于万物的意义。假如万物没有单位,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是不是老人给孩子讲故事时,只能用“很久很久以前”来开头?是不是想知道大象的体重只能用“曹冲称象”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