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闲来无事。
突然想起,双十一买了几把折扇,一把都还没有画。冬天不画扇,立夏再画就晚了。因此就把折扇从盒中取出,把扇面拆下用几本书压平,专业画扇的有专门工具,我这种业余的就用书压压平吧。
与此同时,要构思一下画面,我比较喜欢山水扇面,扇面不大,但画上山水,可以方寸之间,盈含天地,掌中世界,尽显风采。
山水画与扇面的结合,彰显出文人的雅致,山石、竹木、亭台、水榭、小舟、渔翁,融汇在这小小的一方扇面之中,是无字的诗篇,无声的旋律。
我比较喜欢春秋的风景,但我更喜欢春的色彩。春天,万物争妍的季节,草长莺飞,柳色明媚。桃李斗艳,山明水秀。一切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一切是那样的容光焕发,光彩夺目!
我在纸上随意勾勒,涂涂抹抹,一改再改,因水平所限,总是不尽人意,画了一个多小时,总算定下初稿:一侧是平畴,茅亭,一株柳树,几树桃花,后面有几棵嫩叶萌发的杂树。亭中两位老友闲坐聊天。周围是湖水,对岸是低矮的小山。小山的远处是塔松和杂树。
初稿定下,就磨墨作画。先勾勒线条,墨色要淡,待勾勒出初步轮廓后根据需要再逐步用线条刻画细部。初步画好墨稿后,发现左右两部分有点割裂开来,因此就画了一条小渔船,船上再画一个渔童,这样两边就有了联系,也使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气。再仔细端详了一下整个画面,又发现右下角太空,所以又画了几块山石和一株松树以及旁边的几株小松,这样一补,画面就充实了许多。墨稿初步完成,只能说完成了一小半工程,还要皴、擦、点、染,细细刻划,虽然说九寸扇面并不大,但作画的过程是不断完善、断充实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墨稿终于完成,接下来的步骤是染色。染色先淡后深,每一种颜色并不是一次就大功告成,须染多次,多次晕染才能让色彩不至于太突兀,山水画虽不似工笔画那样严谨规整到要染好多遍,但也需经过数次染色才能较好地表现出色彩层次与明暗关系。就如染松树上的松针,也不是随意涂抹即可,需顺着松针的方向用细笔用淡淡的花青勾勒,先淡后浓,干后再逐渐加深,密处深一些,稀处淡一些。
待上完色彩干后,再要用墨勾勒一下轮廊,树干上、山石上墨色还需加深之处需细细经营。
扇面已经画好,感觉不太满意,但这是我两天工作的成果,我题之为"湖畔春色"。绿色蓝色是主基调,桃之天天,绿柳依依。和风拂面,春波微漾。小舟茅亭,遥相呼应。在这大自然春天的旋律中,人与自然是好此的和谐,这种境界才可称之为天人合一的境界!
正面是“湖畔春色”,反面就写上一首宋代朱熹的《水口行舟》吧,这样一把折扇就正反都补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