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2017年有两个人对我的成长认知改变很大,一位是李笑来老师,一位是北大才女,超级演说家总冠军刘媛媛,在刘媛媛的分享中有一节内容,让我体会到多年以来一直困惑着我的症结终于找到了答案的醍醐灌顶,酣畅淋漓的感觉。
如果我问你,你想不想让自己更加有魅力,更受别人欢迎,我想没有人会回答No。
如果我再问你,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你对自己满意吗?我想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回答No。
知识付费的时代,市面上涌现出很多培养高情商的系列课程,比如教你婆媳相处,教你说话,教你演讲,教你变得如何成为更加有魅力的人。的确,有很多人希望学习到这些。
但是如果你真诚地面对自己,没有做到真正的自我接纳,这样的学习等于治标不治本。
刘媛媛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样的思路是有问题的,我们不应该在自己喜欢自己之前,妄图让别人来喜欢我们。
事实上,大多数人不喜欢自己,源于没有真正了解自己,做不到自我接受,就会存在一些问题,不快乐,不自信。
大多数的痛苦都来自于期待的我和现实的我之间的落差。
比如我们期待自己像甲一样聪明,像乙一样漂亮,但是现实的自己是个长相中等,并不聪明的一个人。这种落差越小,对自己会越满意,落差越大,对自己越不满。
很多时候,我们会罔顾现实,做出差距大到根本不太可能实现的期待。
更荒谬的是,又有很多时候,我们会期待太多,而这些期待之间又是互相冲突的。
比如你对刘媛媛表达喜欢,喜欢她演讲的气势,希望成为她那样强悍的人,但是你关掉网页后,又看到一位博主,性格温柔,长相甜美,你又想成为这样的女生该多好,毕竟温柔的女生惹男人疼。
我们经常会被一些文章洗脑,我们要成为既温柔又泼辣,既细心又胆大的人,其实在一个人身上是根本不可能共同存在这些品质的,硬要说有,也只是配置多少的问题,比如一个御姐范的女人,她也会有小鸟依人的时候。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受,今天你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我们要岁月静好,不争不抢,内心平静,你非常认同,觉得人生就应该是这样,但是明天你又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人应该努力拼搏,对自己狠一点,你又被煽动地觉得人生就要活的像个战士一样。
你想要的太多,他们之间相互冲突,你又做不到平衡,导致你看到一次,就跟自己对比一次,一次次累积对自己的不满。
绝大多数人对外的关注大于对内的关注。
我们在意外界的评价和关注远远大于对自己内心的关注,我们不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真正喜欢什么,导致罔顾自己的当下能力和水平去做为难自己的事情,用劲地去讨好外部世界,忘记真正让自己开心。
我们今天想要这个,明天想要那个,自己都不做到自我喜欢,却在幻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其实只有自己喜欢自己,别人才能感受到,然后喜欢自己,这才是最自然,最合乎逻辑的。
如果没有正确认识自己,你会出现以下的情况:
一、对自己有过高的自我期待。
过高的自我期待并不是指我们不要有梦想,而是要认清自己,不要试图一次跨越巨大的沟壑。比如你一说话就紧张,你不能上来就期待自己成为那个口吐莲花的人,因为这中间是隔着好几步的。
不对自己有过高的期待,就不会对自己有挫败感,不会强迫自己成为另一个人,而可以在自己的性格类型里发展。
二、做过低的自我评价,全方位否定自己
对自己做过低的自我评价最常发生的时候是做事情失败的时候,比如发现自己有一个缺点的时候,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时,很容易全方位否定自己,还有跟别人比较,发现自己不足的时候,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时,很容易做出过低的自我评价。
三、在意别人的评价
对自己没有正确认识的时候,就会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别人只要说一点自己的不好,自己立马感觉很受伤。
这一点我很有体会,我是个不太会来事的人,以前会被领导批评这点不如某某同事,我没有正确认识自己之前,听到这样的批评,我就会非常难过,觉得自己太差了,我为什么就做不到会来事呢?但是我正确认识自己之后,我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我变成这样想问题,我一直知道自己是个不会来事的人,但是我做事踏实,会通过实际行动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靠谱。
就是我正确认识自己之后,别人对自己无论如何评价,我会心中有数,我对自己有证据,我知道自己是怎样性格的人,我知道性格的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鸡汤文章经常会告诉我们不用在意别人的评价,但是如果自己真的不了解自己,是很难做到真的不在意的。
四、容易被别人说服
不了解自己的时候,别人说什么,特别容易信,容易受别人影响。
比如别人说这件事不能做,不了解自己时,就会受影响,会犹豫,但是真正了解自己的时候,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就知道自己做了大概会怎么样,出现状况,自己是否能承担,就不容易被别人说服。
另外如果因为一个观点争论的时候,我知道自己相信的什么,真正确认自己了的时候,会坚持自己所相信的,不会像一根无根野草似的,受风影响,随风摆动。
五、自我评价忽高忽低
真正确认了自己,不会因为一时成功就得意,也不会因为一时失败就放弃,不会受外界影响,还会发现自己能够变得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见得不能接受失败,而是不能接受失败的自己。如果充分了解自己,就知道自己或许优势没发挥出来,明白失误的地方,知道哪里可以调整,或者说明白自己根本不适合做这件事。
所以,正确充分认识自己,真正了解自己,会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坚持什么,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整个人就会变得就像知道自己的底牌是什么,接下来要使用什么样的策略和打法,会心中有数,从而整个人自然也会笃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