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贡赎鲁人於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於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这篇文章里,孔子的意思是做好事有回报才能促进人们抢着做好事,如果做好事没有回报,那么很多人会放弃做好事。
如果提到公认的好人,那么大部分人会想到雷锋和特蕾莎修女。他们出于一种道德动机,比如他们自己的信仰。他们做好事不留名,还不求回报。
但是,这些不求回报的好人好事是我们能够做得到的吗?
1 为什么人会做好事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类具备助人的心理,帮助别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第一,亲缘帮助,帮助后代和亲人就是帮助自己基因繁衍传播。
第二,直接互惠,我帮你,你也帮我。比如结伴打猎,交换食物。
第三,间接互惠,可能一时半会没有回报,但是你得到了善名,这个名气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多。比如富豪明星做慈善。
2 如何做好事?
进化心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社会并不是缺乏好人,而是缺乏做好人做好事的鼓励机制。
由于传统文化对于道德要求太高,很多寻求回报的好人好事会被各种人喷,比如明星企业富豪做慈善,总有人说虚伪,也总有人喜欢道德绑架。比如江边捞尸体的该不该收费。如果不收费,那么人家为什么要做好事,那很多失足落水者连个全尸都没了。
从上文的进化心理学来看,人做好事的行为并不是出于道德,而是出于利益。或许有无私的好人,比如雷锋,但是这些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行为并不能长久。反而给大部分人造成心理压力:如果做好事需要自己付出却得不到回报,损已利人,那我为何要做好事?
做好事不求回报,等于我在付出,这是其一。不做好事,我不用付出,这是其二。这两种选择中,大部分人很显然会选择第二种。
我说那么多并不是反对做好人做好事,而是要有条件有选择的做好事。这样有反馈的行为才能长久并获得回报。
3 哪些好事可以做?哪些不能做?
救急不救穷有道理吗?
救急不救穷是比较有效的助人行为,因为每个人都有苦难的时候,这个时候帮助,等于股市抄底,回报比较可观。如果要一味无私地救穷,很可能把自己也搭进去。比如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
做慈善要留名吗?
富豪明星企业做慈善是最好要留名和打广告,这样才会让大部分有钱人更乐意参与慈善。富人获得了善人的名,穷人获得了实际好处,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公共交通是否必须要让座?
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用倚老卖老的态度进行道德绑架,只会引起反感。
道德绑架,这是一种强迫对方付出或是退让的满足自我虚荣的行为。比如马云这么富有,他应该多捐上几亿。比如老年人犯罪,人家老了就算了。遇到这种道德绑架的人,郭德纲有句话说的很好:其实我挺厌恶那种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离他远一点,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你。
4 结语
做好人做好事只是一种选择,没必要给自己加上心理负担。比如路上遇到乞丐不给钱就良心过不去。
与其做个好人,不如做个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