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鼎然开示:贪欲


修行人如何正确面对贪欲?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如实观察贪欲实相,这在禅修中十分重要,也是进入冥想禅定最基础的觉照。


贪欲是怎么形成的?《杂阿含经》所阐述贪欲的形成实相就是因缘聚合。换句话说,人之所以贪取名色,是心识幻生的作用,是从第八识开始作用即无明使然。我们通常启用的仅仅是前六识,也就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乃至认识自己及其他人仅仅通过前六识来启用十分有限,很难看到事物的实相。这就像在睡梦中一样所看到的一切仅仅为幻生相,所以不真。不真的是我们不知心识幻生悉皆不真,不真的也是我们不明心识幻生悉皆不真,这种不知不明佛陀称之为无明,世间人几乎生活在这种无明当中很难觉醒。作为一个正修行人,不可能启用前六识来看待这个世间而是时常超越第七识即我执来看待这个世间所以显得十分寂凝和虚无,这在禅定中十分明显也的确很是惬意。为什么?本觉利行故!


我们所感觉到的贪欲不是真正的贪欲而是贪欲相即觉受的作用。因为贪欲潜藏在第七识意根之处,受第八识无明的作用幻生出诸多心识业相呈现在前六识而已。这就像小偷之所以用手偷东西,不是手在偷东西而是小偷内在欲贪所唆的缘故借助手这个名相呈现而已。从这不难发现,其实世间人所追求的名利仅仅充当自心欲贪的傀儡,这一点毋庸置疑。


欲贪是苦,需要常生警觉,不能放逸。欲贪之苦在于不知不明欲贪本有的虚无,若知若明欲贪本有的虚无则欲贪不生。不生的不是欲贪本身而是妄心熄灭,熄灭的也不是妄心自身而是从本以来本来的寂凝。


作为一个正修行人时常处于三昧当中不难看出世间人幻生幻灭悉皆不离无明。苦,就是这样呈现的,即便世间人依旧认为自己在活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