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竹
#30天速读30本疯狂训练营#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24小时,可现在人们见面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最近太忙了”,你问在忙什么,他们总会说“不知道每天都在干什么,就是一点时间都没有”。
难道时间真的那么紧张吗?我看未必,有多少人,大把的时间都用来刷朋友圈,刷微博,淘宝购物,上网闲聊,回邮件,等到真正去做某些重要事情时,已没有了足够的精力,总是无法达成目标且一拖再拖。
如今爱好写作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跟风买了一大堆的书,开始跃跃欲试的读书码字创作,可没坚持几天,躺在书架上的大部分的书连翻都没有翻过一次,写作的习惯还没有养成就搁浅了,这时总会有人说,我一读书就困,一读书就走神,实在读不下去,于是否认自己,生下来就不是读书的料。
还有每天早起跑步,春夏两季马路上操场上随处可见跑步锻炼的人们,可一到深秋和冬季坚持跑步的人寥寥无几,就拿我们城市来说,现在早晨马路上除了我们小团队的几个人外,还有一组老年帮,就再也看不见其他的人了。很多人明知道应该做到这些,可总是缺乏“自制力”,总是管不住自己。
这时候往往给自己定义为拖延症或自控力不强,后悔把大好时光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这些也是生活在现在的一种通病,很多人找不到方法,发誓再也不了,下次剁手,或者再做不到的话如何如何,其实这些发誓根本都没有用,还有的人购买《自控力》《拖延症》之类的书,试图改变自己,人是非常奇怪的,往往你越想控制自己,反而自控力越差。
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问题,那么以上这些问题真的就无法解决了吗?
当然不是,请跟随我走进《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这本书,作者乔西·戴维斯博士会带你一起探索和研究,每天如何达到最巅峰的高效状态而创造出最好的精神和生理条件。
整本书框架明确,条理清晰,如果你确实没时间阅读,也不要着急,你可以直接跨越到最后一个章节,作者用最简短的语言总结了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当你选读完总结这一章,一样能够全新地了解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
那么我们来看看怎样才能创造出“高效两小时”:
1、意识到你的觉察点。觉察点就是做完一件事,即将做下一件事情的时间间隙。
不建议做完一件事,马上去做新的事情。因为人的大脑是无意识的,每天都是习惯指引着,几乎不需要有意识的思考。当你做下一件事情的时候,自己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一件事情,这样很难达到高效。
简短地反思上一件事情,避免陷入工作的惯性;反思已经完成的事情,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能力。充分利用觉察点,主动驾驭。
2、管理你的心理能量。
那么什么会导致你的心理疲惫?
书中引用具体的实例,科学分析、总结:
a、自我控制往往会削弱我们的自控力,这时大脑疲惫不堪;
b、做决定会导致心理上的疲惫,由此降低我们作出最佳表现的能力;
c、情绪能够深刻影响我们的发挥,愤怒和不快却能够让我们积极应对某些特定的想法和行动。
知道了什么会影响心理疲惫,就不难管理心理能量了,太疲惫,波动太大的时候,需要补充心理能量:
a、缓慢深呼吸;
b、尽情地大笑;
c、短暂地打个盹儿(强调短暂)。
只有管理好你的心理能量,你的效率才能达到最大化。
3、不要与分心做无意义的缠斗。
绝大多数认为分心,走神是自己意志力不强,只要锻炼足够强大的意志力,就一定能专注于工作,其实越缠斗,越疲惫。
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实验证明,走神并不是缺陷,走神频率最高的人在做重复的另类用途任务时更有创造性,当你解决特别难的问题不妨思绪万千一会儿,不过不能任由思绪跑得太远。
在觉察到走神后,再温和地把它们带回眼下进行的事情上,不要与分心做无意义的缠斗。
4、利用你的身心联系,随心所欲运动,吃东西。
当我们疲惫不堪,这个时候就需要增加心理能量,利用身体活动和食物的即时反应来增强心理功。
a、需要制造“高效的2小时”的时候,就在之前的一两个小时内运动20-40分钟。
b、无法运动,还有其他方法,那就是吃、喝。书中提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水、半罐红牛饮料、睡眠不足咖啡因饮料(不要喝太多)等等,都能不同程度的增强心理能量。
5、让你的工作环境为你所用。
意外出现、不规律出现的声音对注意力的影响最大。避免噪音的最好方法是,在完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关键的工作。
其次不同的光线对于注意力也有不同的影响效应:蓝白光,促进逻辑分析能力,思维敏捷;昏暗光,促进创造力。
高效并不意味着超额工作或者拼命工作,也绝不是花更多的时间在某些重要任务上,甚至牺牲个人生活。而是一种科学高效的创造出每天最重要的巅峰状态。
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