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6日
情节和那部同名电影风马牛不相及的。
早上醒来,发现手机不见了,四处翻找,找不着。心里“咯噔”一下,惊跑了吟哦“浓睡不消残酒”的心情。赶紧努力回忆,细节却是支离破碎,只知道昨夜一定上演了沉醉不知归路。
绞尽脑汁,还是想不起手机啥时候掉的,干脆也别想了。丢失过十多个手机,从来没有遇到过雷锋叔叔,甭指望了。
挨挥弦娘一顿骂,那是少不了的。自知理屈,躺床上用被单蒙了老脸,表示痛悔。暴风雨就要来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心里默念“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劈头盖脸,电闪雷鸣,挥弦娘记性真好,这时连素日里不怎么好的口才也忽地变得神奇了起来,把我每一次掉手机的经历都演绎成了伟大的传奇,当然不忘捎带愤怒声讨酒精害人。我自然不敢吭声,却忍不住又胡思乱想起来,暗暗在心里对答:“酒精是‘精’,总不是狐狸精”。端的是秋风扫落叶暴雨刷积垢,要不是我心理素质忒好,保不定早就老泪纵横了。
暴风骤雨总比秋雨绵绵好,虽然雨过未必是晴天。待到她骂累了,我这才回过神来想辙。
先是给自己拨打电话,忽然感觉相当搞笑,一下子就想起当年小学课本中给自己写信的欧立希了,想笑又不敢,怕再惹恼挥弦娘,我可不愿意因为丢失一个手机制造一头狮子。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电话居然能拨通,虽然无人接听,但总比以前发现手机掉了马上拨打就会提示已经关机强呵。反复拨打几次,都没有关机,说明掉某个地方了。接着给昨晚一起喝酒的朋友去电话,让他们帮忙回忆昨晚在哪些地方喝酒喝玩耍,好歹拼凑出了头天晚上的经历,最后确定应该是掉KTV包房里了。委托一个朋友下午去歌城问问,看是不是掉包房了。晚间,朋友说手机果真掉那里了,让我去取回。
想不开心都不行,毕竟第一次遇到手机丢失还能找回,简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差点想给本埠早报记者去电话了呢。兴冲冲去了歌城,还盘算着给两百大洋赏金,锦旗就免了,不实在。到那里一说这事,哪知收银台一小伙说咱昨晚那伙人帐没付清,还欠三百大洋呢。不会吧,帐没结清咋会让我们离开呢?对方说,您不信问您朋友,不过问了也没用,你们几个都喝麻了的,人都站不稳了。再一次觉得理亏,好吧,就算没结清,我结清就是了。待我出门,一下就回过神来,奶奶的,分明是索要报酬嘛!作为歌城服务生捡到顾客物品明里索要报酬肯定不行,怕我惹急了报警,但他们知道我们一群人喝高了记不清,然后就以这个借口索取报酬。哇啦啦,恶心死我了!还以为真遇到雷锋叔叔了也,结果是假的。罢了,舍财免灾,算是鞭策。
回到家,把这事说给挥弦娘听,自然又是一场“雷阵雨”,只是比起早上来声势小了许多。
摆弄着失而复得的手机,窃喜。至于耳边的数落唠叨,那就如同郑智化一首歌的名儿——《让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