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
明代长篇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封神演义》等。同时,白话短篇小说也成气候: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在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清初至乾隆时期是清小说发展的全盛时期,无论是数量和质量、内容和形式、还是风格和流派与前代相比都有较大发展。而乾隆年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又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顶峰。
除此之外,比较著名的清代长篇小说还有《儒林外史》、《隋唐演义》、《说岳全传》《镜花缘》《雷峰塔传奇》等。李渔的《无声戏》《十二楼》是白话短篇小说艺术成就的代表。
而《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更是被称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它们是世界宝富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其中,在《西游记》问世以后,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更是因了电视剧的助推,使它一夜之间走进千家万户,并生根住进了老老少少的心坎里,又一代代传承在普天下老百姓们的记忆里。
一、漫长的 创作渊源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为清代吴承恩所作。但其实,这些故事在成书之前,就已经酝酿了七百多年。当然,这肯定不是吴承恩酝酿的。唐太宗贞观三年,玄奘费时十七载,经历百余国,前往天竺取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而震动中外后。为了神化他一路的艰险,玄奘门徒在写他的传里穿插了一些神话传说。后来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又把各种神话与取经故事串联起来,在寺院 “俗讲”。书中出现了猴行者的形象,那时白猿成精的故事被好多小说用到,而且他神通广大、足智多谋,和取经故事的形象很是接近。取经故事在元代已经定型。元时磁州窑的唐僧取经枕上已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沙僧师徒四人的取经形象。《永乐大典》已经有标题作《西游记》的条文,所以说吴承恩在著《西游记》之前,取经故事的主要内容已基本具备,而且妖魔鬼怪们十分丰富复杂。
而这些故事的最后完成者,是吴承恩。创作这篇巨著,他已经冲淡了取经故事固有的浓厚的宗教色彩,而是结合他生活的时代,迎合广大人民迫切要求变革的思想感情为基调,而是让体现人民理想的孙悟空成为全书最突出的中心人物,从而表达了人们想借神话传说,寄托扫荡邪魔、安民保国的愿望。
二、 鲜明的人物形象
吴承恩创造了四个形象鲜明的人物:
唐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严守戒律,信念坚定,勇往直前;又长相秀美,举止文雅、性情和善,造诣极高。他乐善好施,一路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能够坚持西行,是他有目标的表现。取经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难,虽然都让他吓得差了没了性命,却依然自始至终初心不改,在徒弟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取得真经。
他严于律己,又宽于待人,但他身上也有致命的缺点:总是不辨真假,又不分好坏敌我,结果总是上当受骗,让自己和团队陷入困境。
孙悟空:桀骜不驯,嫉恶如仇,重感情、讲义气,敢作敢当,又勇敢机智,神通广大。其实就是一句话:他是一切正义与力量的化身,没有他不敢说的话,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儿。
所以我相信,每一个从小看过西游记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希望自己能成为孙悟空。好像86版出来之后,连给我力量的希瑞都不怎么香了呢。
而且怪不得,蒙曼老师在一次被问及个人感情时,直接回答最想嫁的是“孙悟空”。真真慧眼独具啊。
虽然人无完人,但我不觉得孙悟空有缺点,没准,这些又正构成了他的优点呢。
猪八戒:性格温和,淳朴憨厚,对师兄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
就是缺点也很明显: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恋享乐和女色,一遇到困难就后退。但也正是因为有他的如此真实,让这部剧有了更多欢笑和看点儿吧。
记得前几年还有人吹捧,认为猪八戒才是在职场最吃得开的人,我心下一惊,职场的圆滑岂是猪八戒用憨厚能驾驭得了的么?
沙僧:憨厚老实,纯朴善良,任劳任怨,吃苦耐劳。说不上缺点,他只是没有主见。
三、 艰苦的拍摄过程
杨洁导演把他们搬上银幕
我们从一上映,看到的都是风光的场面,可我们不知道的是:杨洁导演靠的仅仅是一部摄像机、一个摄影师和每天五毛钱的吃饭预算…...而且他们一个演员身兼多角(仔细看,我每一次都能看出来一个惊喜),他们在1982年7月16日的扬州,开始了自己的九九八十一难...但,在这些艰难困苦的外在条件下,他们依然坚持高水准、严要求,所有的演员都是科班出身,一句台词,一个腔调,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无一不彰显着他们的内在功力!
其实拍到红孩儿时预算就已经用光,但台长王枫不再拿钱,还要全权版权。
就在剧组穷得即将解散时,西游记的制片副主任、曾在剧中饰演蜈蚣精的李鸿昌老师,找到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并拿到了救命的300万预算。正是靠着这笔钱和剧组每个人的热情,杨洁才最终完成了西游记上部的拍摄。让它成为国人心中永远无法超越的经典。
四、 精彩的剧情赏析
三借芭蕉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算是矛盾最集中的一集。要经过火焰山,只能借到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本来悟空以为自己跟牛魔王是结拜兄弟,肯定会相当顺利,却不曾想,就是这样的以为,让他借了三次之多。他不知道,红孩儿之母铁扇公主已经在心里跟他结下了不解冤仇。悟空以为是救了她的孩子,铁扇公主却不这么想,毕竟让她儿子失去了山大王的自由,这是其一。
其二,孙悟空又打败了解阳山的如意真君,那是红孩儿的叔父,毕竟他们都是一家人。
再说其三,他的八拜兄弟牛魔王,红孩儿也是他的儿子,这层也不好过去,再有他的新娇妻狐狸精,也被悟空一顿好吓,枕头风吹得呼呼得。悟空只道念旧情,却哪里知道其中这些复杂关系?
但它在结构上又很完美,牛魔王喜新厌旧,铁扇公主思夫心切,孙悟空正好钻了他们之间的空子,从铁扇公主那儿骗得宝扇;而牛魔王反过来利用过去他熟悉的情况,又变化成猪八戒倒骗了孙悟空,完全跟剧情贴合啊。而且后来,孙悟空知道了火焰山的罪魁祸首原来就是他自己时,就一心要拿回扇子,为民造福了,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也让他的形象更加丰满了。
五、 千奇百怪的宝物兵器
孙悟空的金箍捧,净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缩小了却可以藏在耳内;
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也可以随意变化,大了任你所能,小了能够噙在口里存放,还能灭火焰山上那下雨也熄不灭的火。
黄风怪吹的沙子黄风,所向无敌,把眼吹瞎,还只能神仙可救。
太乙真人的大衣袖,也着实让人羡慕,跟黄眉老佛的人种袋功能一样强大,只是他的是随身的法力,而老怪的只能算是兵器宝物了。
当然,最喜欢的就是紫金红葫芦了,趁人不备,出其不意,收!同时,这个也是最接地气一个了,怎么说呢,葫芦我们都见过,有的还在家种过。我家小家伙在家里没有葫芦时,就开始找一个瓶子之类的玩儿这个游戏。后来姥姥去种葫芦的人家里要来两个葫芦,他更是玩儿得不亦乐乎,爱不释手。
他们的宝物太多了,而且每一件都有神奇魔力,有的还能一物降一物,让人想都想不到。有时候真想让它们都能化为现实所用,也供我们呼风唤雨啊。
最后,关于《西游记》对后世的影响,根本就不用我多说了吧,作为我国第一神魔小说,也只有它做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也让我们的坚持找到了注脚。这是一本常看常新的书,这是一部常思常得的剧。相信它会一直影响着,我们以后的每一代人。
附:参考文献:明清文学大观,及百度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