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和大家分享主题是如何做需求分析,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来讲需求分析。
1.为什么要学习需求分析方法?
一个不懂需求的PM,就像这个比较乱的房间,N多需求,不断的加,从而给人感觉很凌乱。
一个懂需求的PM,哪些需要添加,哪些需要拒绝。就像下面的房间一样,给人赏心悦目的体验。特别是一些老的产品。
老的产品会不断的引进需求,要实现哪些,不该实现哪些,要学会分析和克制,始终保持在核心功能区完善,而不会越来越多的变累赘,影响核心功能使用,造成用户流失。
2.需求链?
得不到的东西让人产生了欲望,促使人去做一些行为,这个叫动机,需求去迎合这种动机,一点点去满足他,把需求折现之后变成了产品。好的产品会强化需求,正的强化作用会提高用户的黏性。比如:朋友圈,当人们去吃饭、旅游等拍照满足自己晒自己生活和经历的需求,发起来也很方便,顺手一发就可以了。这种就是正的强化。
3.欲望&动机何处寻?
欲望和动机主要是从七宗罪和马斯诺需求理论二个方面去去分析。
七宗罪主要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其中贪婪是核心。明显例子是赌场、色情网站、彩票等,不明显例子是区域链、集福分钱、答题分钱(芝士超人、西瓜视频、花椒直播)、股票等,这些都是利用人的贪婪。
马斯诺的需求理论是当某一层次被满足,才能进入下一层次。首先是生理需求,当生理需求被满足,然后进入安全需求。当安全需求被满足,才能进入归属需求,当归属需求被满足,才能进入尊重需求。当尊重需求被满足,才能最后进入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价值实现的机制设计,知乎是网络问答社区,大V通过专业的知识分享去吸引粉丝,也就是所谓的粉丝经济。大v通过知乎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需要出口,成为大v是要获得回报的。当一个人成为大v,他的商业价值出口在哪里,出口解决不了,会导致一个问题,所有大V发广告赚钱,会影响生态,破坏生态,用户体验也不爽。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如何让大V变现,这种变现是和自己产品特征紧密结合的。知乎上面的大v可以通过知乎live,还有大v出书。同样雪球和微信公众号同理。
4.真需求or伪需求?
没有对与,只有利弊。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上面的的APP,虽然都是关于地铁路线查找的,上面看起来更简单和方便。
需求很痛,解决成本很低——明日之星项目,值得尽快投入入场,譬如早些年的微信自媒体,很多商业模式类的都是如此;
需求很痛,解决成本很高——值得挖潜的问题项目,需要不断迭代提升结局方案效率,譬如特斯拉电动车、VR相关硬件解决方案;
需求略痒,解决成本很低——可碰运气的问题项目,如能有效整合长尾用户,或者为需求找到痛的用户,或许有突破机会,譬如谷歌如何整合小企业和个人流量,帮助其实现流量变现的,又如亚马逊通过网站建设及推送,为偏好不同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产品选择;
需求略痒,解决成本很高——垃圾项目,烫手山芋,宜尽快脱手。
5.实现需求or放弃需求?
6.小结
抓住问题核心,让产品长盛不衰,从需求背后的点击和欲望入手解决问题,明辨真假需求,练就火眼金睛,学会说不,做重要的事情。